高度警惕!日本潜艇偷袭我海军舰队、攻击航空母舰的担忧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这种居安

花中闲逸赏花 2025-11-17 18:18:27

高度警惕!日本潜艇偷袭我海军舰队、攻击航空母舰的担忧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这种居安思危的警觉性确实值得点赞。毕竟偷袭是刻在日本军事基因里的操作,从珍珠港到近代的突然袭击,咱们多留个心眼从来不是坏事。但说句实在话,当下这种剧情成真的概率,比中彩票头奖还低。 咱们不妨把镜头拉到实战场景。现代反潜体系早就不靠肉眼盯海面了,而是构建了立体化监测网络(ASW体系)。去年珠海航展亮相的"海翼"水下滑翔机,能潜伏海底数月自动捕捉潜艇声纹。这就好比给海岸线装了无数个电子耳,日本苍龙级潜艇想突破第一岛链防线?得先闯过水下声呐阵列、反潜巡逻机、驱逐舰拖曳线列阵三道关卡——这套组合拳的灵敏度,堪比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里老师傅调试的精密电路。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真正让偷袭难度爆表的,反而是当代军事科技的"透明化"特征。卫星每天过顶扫描几十次,潜艇出动时港口水温都会异常波动。2023年美军研究报告显示,西太地区各国潜艇的日常活动轨迹,其实都在大国"海洋态势感知系统"的掌握中。您是否想过,为什么辽宁舰编队每次穿越宫古海峡都大大方方让日方拍照?这本身就是战略级自信的体现——就像老广茶楼里"明厨亮灶",后厨怎么颠勺你都看得清清楚楚。 再说个扎心现实: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在玩的是"存量维持"。他们的亲潮级潜艇平均舰龄超过20年,而咱们055大驱配备的双波段雷达(DBR)能同时追踪400公里内40个目标。去年舟山舰艇开放日,我亲眼见过舰长演示从发现目标到火控锁定的流程,整个过程堪比深圳地铁14号线换乘——精准分流、多重校验。真要硬闯,对方得先掂量下自己的突防概率(作战效能评估关键指标)。 不过话说回来,最关键的制约因素还是战略代价。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对抗,单点偷袭除了赚个热搜,实际收益可能还不如宝安区某个社区团购的日流水。日本真要动手,得面对区域拒止(A2/AD)体系的全域反制——这可不是甲午海战时代放几发鱼雷就能跑路的场面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
花中闲逸赏花

花中闲逸赏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