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又一只“国企蛀虫”被揪出,涉案金额惊人 大快人心!又一只“国企蛀虫”被揪出,涉案金额惊人 说的就是山西焦煤集团原副总经理王克军!11月13日中央纪委监委直接通报,这哥们把国企权力玩成了“私人敛财工具”,简直刷新了贪婪的下限!作为掌管万亿级国企的高管,本应守着国有资产过日子,他倒好,党的十八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明目张胆收受礼金,跟着老板们游山玩水,连个人有关事项都敢隐瞒不报,这哪是国企领导,分明是钻进钱眼里的硕鼠!更气人的是,他借着工程承揽的便利疯狂捞好处,涉案金额虽然没明说“惊人”二字,但能被中央纪委直接点名通报,数额绝对小不了,想想都替国家心疼! 这还不是个例!前阵子中粮集团原副总经理周政才被判了12年,涉案细节简直让人咋舌!1998年到2023年,整整25年,他从杭州一家容器公司总经理一路爬到央企副总,权力越大,贪念越疯!虚报住房奖励、虚列公司开支、偷偷涨自己奖金,光贪污公款就捞了241万余元,受贿更是高达605万余元,最过分的是滥用职权搞项目,直接造成1.01亿余元的国有资产损失 !这些钱可不是数字,是国家的发展资金,是无数职工的血汗钱,他倒好,当成自家提款机,花得心安理得?真是应了那句话,权力一旦失去约束,人性的贪婪就会彻底泛滥! 还有开封教投集团原董事长可凌超,这哥们的“逆袭”之路更讽刺!从怀揣100多块钱的代课老师,被破格提拔成校长,最后执掌8亿元注册资本的国企,本是寒门出贵子的励志故事,结果硬生生走成了“贪腐不归路”!很难想象,一个当过省级骨干教师、教育部“种子校长”的人,会忘了初心,利用教育体育领域的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搞利益输送,把本该用于学校建设、学生发展的钱,塞进自己腰包,这种背叛教育、背叛信任的行为,比普通贪腐更让人不齿! 纪检监察机关的查处过程,那才叫“精准打击、绝不手软”!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打实的“实战操作”——先通过国有集团的债权清收发现异常资金流向,再由监委立案调查,对嫌疑人采取留置措施,延长留置时间固定证据,最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就像查周政案时,办案人员顺着他25年的任职轨迹,一点点核查财务账目、银行流水,甚至不放过一笔虚列的小额开支,最终把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的证据链锁得死死的,让他想狡辩都没机会!这种“刨根问底”的查处方式,才是蛀虫们最害怕的,也让老百姓看到了反腐的决心和力度。 这里必须科普3个关键知识点,看完你就知道这些蛀虫有多嚣张,反腐有多重要!第一个是国有资产流失认定标准,按照规定,国企人员侵占、挪用5000元以上国有资产,就构成流失,10万元以上就要追究刑事责任,周政造成1亿多元损失,简直是顶格触碰红线!第二个是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像周政、赵某那样,违反规定拍板项目、违规担保,造成重大损失,哪怕没有直接贪污,也照样构成犯罪,最高能判七年 !第三个是穿透式监管“四全原则”,现在国企监管要覆盖全级次、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不管蛀虫藏得多深、手段多隐蔽,都能被揪出来,这就是最近反腐越来越严的关键!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国企蛀虫都有个共同点?大多在工程承揽、项目审批、资金使用这些“肥差”岗位上,而且都擅长“伪装”——有的装成励志榜样,有的装成实干领导,背地里却干着损公肥私的勾当。你觉得国企反腐最该盯紧哪些岗位?身边有没有见过类似的利益输送迹象? 还有个扎心的点,这些蛀虫造成的损失,往往需要国家花巨大代价挽回。周政虽然退了赃,国有资产损失也挽回了,但企业发展的时间成本、职工的信任成本,根本没法用金钱衡量。王克军被开除党籍、取消待遇,涉嫌犯罪问题移送起诉,等待他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但那些被他挥霍的国有资产,本可以用来改善职工福利、升级生产设备,却被他白白浪费! 国企是国家经济的压舱石,每一分国有资产都姓“公”,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反腐不是为了“打老虎”造势,而是为了守住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国企能真正服务于发展、造福于百姓。那些还抱有侥幸心理的“蛀虫”,千万别以为能瞒天过海,穿透式监管越来越严,查处力度越来越大,伸手必被捉,这是铁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