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号,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继续火力全开,围绕高市早苗关于台湾“存立危亡事态”

红楼背疏影 2025-11-12 18:12:08

11月12号,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继续火力全开,围绕高市早苗关于台湾“存立危亡事态”的说法,继续展开“历史战”。这一次的重点则是放在了1941年日本对美国所发起的珍珠港突袭。 这次使馆直接翻出1941年珍珠港事件史料——当年日本正是以“存立危亡”为借口偷袭美国,最终引火烧身。这记历史重拳,戳破的不只是政客谎言,更是日本右翼的危险逻辑。 将时间线拉回84年前的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353架日军战机突袭美军基地,造成2403名美国人丧生。袭击前一日,日本天皇裕仁收到的《对美开战声明》中,核心理由为“美国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帝国存立危亡受到威胁”。 有人会问,当年美国对日本实施禁运,是否属于“威胁”?此处需明确关键:日本的“危亡”系自食其果。 1937年全面侵华后,日本资源消耗激增,为维持战争机器疯狂掠夺东南亚,进而引发美国等国制裁。本质上,日本先发动侵略,再遭遇反制,所谓“存立危亡”实则是侵略者的遮羞布。 高市早苗的言论经不起推敲。她本月初在自民党会议上宣称,“若台湾出现存立危亡事态,日本需思考应对”,该言论明显意在插手台湾问题。 台湾是中国内政,这一事实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国际文件明确界定,日本1972年建交时亦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如今以“存立危亡”为幌子,与当年日本为侵华、袭美寻找借口的逻辑一致。 中国驻日使馆此次“历史战”反击精准,关键在于抓住日本的历史软肋。使馆引用的《日本外交文书》明确记载,1941年日本内阁会议上,首相东条英机以“存立危亡”为由说服阁僚同意开战。 这种“受害者”伪装术,日本右翼沿用数十年,从侵略中国时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到如今插手台湾事务的论调,本质未变。 从军事角度分析,高市早苗的言论背后潜藏危险信号。2025年日本防卫省预算达7.8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其中1200亿日元专门用于“西南诸岛防卫强化”,实质是针对台湾方向。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今年与美国举行10次联合军演,其中5次明确模拟“台海有事”应对场景。此类军事动作搭配“存立危亡”论调,与1941年日本偷袭前的备战节奏高度相似。 当年日本误判美国战争潜力,如今日本右翼同样误判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1941年美国太平洋舰队虽遭重创,但半年后的中途岛海战中即击败日军;当前中国军事实力已非百年前可比,辽宁舰、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常态化巡航西太平洋,东风系列导弹形成全方位战略威慑,加之火箭军今年试射的新型反舰导弹,专门针对大型舰艇编队。 国际社会不认可此类危险论调。美国《纽约时报》11月10日发文警告,“日本政客以‘存立危亡’炒作台湾问题,可能将美国卷入不必要的冲突”。 第47任总统特朗普核心诉求为“美国优先”,上月亚太之行中明确表示“不希望为其他国家争端流血”。日本试图拉拢美国作为靠山,未必如愿。 一则冷门细节可戳穿日本虚伪性。1941年日本以“存立危亡”为借口偷袭珍珠港时,国内石油储备仍可支撑18个月;当前日本90%的石油依赖进口,其中60%需经台湾海峡运输。若台海爆发冲突,日本能源安全将受最大影响。高市早苗所谓“存立危亡”,实则是自设的伪命题。 对比历史更能看清本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用的是“柳条湖事件”当借口;1937年七七事变,又说是“士兵失踪”;1941年袭美,再拿“存立危亡”说事。 事实证明,日本右翼为了扩张,从来不乏借口。现在把这套用到台湾问题上,中国必然强硬回击。驻日使馆的历史反击,就是要让世界看清:任何拿“存立危亡”当借口的侵略行径,都终将重蹈历史覆辙。 当下的局势和1941年有个最大的不同:当年的中国积贫积弱,如今的中国有足够实力捍卫主权。11月11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刚在台海举行联合军演,歼-20、歼-16编队穿越所谓“海峡中线”,055型驱逐舰直接抵近台湾东部海域。这种军事威慑,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分量。 日本右翼应认真审视历史。1945年广岛、长崎核打击,是对“存立危亡”谎言的沉重回击;1972年中日建交联合声明,明确界定台湾问题。 若执意重走军国主义老路,日本必将面临更惨痛的失败。中国驻日使馆此次回击既是警告,亦是最后善意提醒:历史不可重演,底线绝不可触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1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