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快速增长,是全球有目共睹

烟雨评社 2025-09-09 11:34:50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快速增长,是全球有目共睹的!不要以为只有印度有"中国焦虑症",美国、西方国家没有吗?如果没有的话,美国这些年会对中国如此打压和制裁吗? 中国这四十年的发展确实像开了挂。经济规模翻了百倍不止,从默默无闻到全球第二,军事实力也一路跟上,第三艘航母都下水了,隐形战机歼-20巡弋蓝天,这种速度在世界历史上都找不出几个例子。别人越是焦虑,越证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苏杰生说这话的时候,印度国内正为中印边境的一些摩擦闹得沸沸扬扬。印度这些年卯着劲搞发展,GDP 增速一度冲到全球前列,还喊着要成为 “世界工厂”,可转头一看,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优势不仅没削弱,反而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高端装备这些新兴产业里越跑越快。 就拿光伏产业来说,中国企业的组件产量占全球 80% 以上,从硅料到电池片的全产业链都牢牢攥在手里,印度想发展本土光伏,绕不开中国的技术和设备。 经济上的差距像根刺,扎在印度心里,2024年中国 GDP 突破 130 万亿元,是印度的五倍还多,这种体量上的碾压,让印度在和中国打交道时总有点底气不足。 军事上的对比更让印度坐不住。印度陆军的装备里,不少还是上世纪的老古董,虽然花大价钱从俄罗斯买了 S-400 防空系统,从法国引进了 “阵风” 战机,但国产化率一直上不去,连子弹都得靠进口。 而中国呢,从航母到隐形战机,从高超音速导弹到无人机集群,全是自己造的,而且性能越来越拔尖。去年珠海航展上,歼 - 20 的空中机动表演惊艳全场,运 - 20 的战略投送能力让多国军方羡慕,这些都成了印度媒体热议的话题。 边境线上,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早已今非昔比,高原哨所里恒温蔬菜大棚、5G 信号全覆盖,印度士兵却还在为冬季物资发愁,这种差距带来的焦虑,印度自己最清楚。 苏杰生提到的美国,那更是把 “中国焦虑” 写在了脸上。从特朗普时期就开始加征关税,对着华为抡起制裁大棒,到拜登政府搞的 “芯片四方联盟”,处处想卡中国的脖子。 美国商务部每年更新的 “实体清单” 越来越长,被列入的中国企业从科技公司扩展到高校、科研机构,甚至连一些做纺织机械的企业都没能幸免。 他们怕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尖端领域赶上来,怕美元霸权被人民币国际化一点点撬动,更怕自己主导了几十年的国际秩序被重新定义。就像去年荷兰 ASML 被美国逼着不准卖高端光刻机给中国,明着是限制技术,暗地里藏的就是对中国科技突破的深深担忧。 欧洲国家的焦虑也没藏住。德国大众、宝马这些车企,一边喊着要 “去中国化”,一边又把最先进的电动车生产线搬到上海;法国总统马克龙嘴上说要 “战略自主”,可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一轮接一轮。 他们既想从中国的大市场里赚钱,又怕中国的高端制造抢了他们的饭碗,这种左右为难,说到底还是对中国发展速度的不适应。 苏杰生的话里藏着一层意思:焦虑不是印度独有的,而是很多国家面对中国崛起时的共同反应。中国这些年的发展确实太快了,快到让习惯了旧有格局的国家来不及调整心态。 从脱贫攻坚让近亿人过上好日子,到空间站在太空稳稳运行,从新冠疫情中率先恢复经济,到提出 “双碳” 目标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中国走的每一步都在改写国际社会的固有认知。 这种焦虑背后,其实是力量对比变化带来的秩序重构。就像苏杰生说的,与其盯着别人的发展焦虑,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 但显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想明白这个道理,有的选择打压,有的选择观望,有的则在合作与对抗之间摇摆。不管怎样,中国的发展脚步不会停,而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恐怕是很多国家都得慢慢学的一课,苏杰生这次的“口出狂言”,更像是一次自我安慰。想靠嘴皮子扭转局势,难度真的不小。

0 阅读:89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