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号,美国新规落地,给中国企业买光刻机再添三道锁:3nm以下制程、量子算力、新增材设备统统要许可证。 说到芯片制造,光刻机就是核心装备,全球范围里最先进的设备过去只有极少数公司能造出来,而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技术就被荷兰企业垄断。 美国之前已经施压荷兰,不让他们向中国出口高端的极紫外光刻机,导致国内没法用最先进的设备造芯片。 不过近年来中国一些代表企业奋力追赶,有的已经把五纳米芯片做到量产,技术能力逐步逼近世界前列。 美国对此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出台新规,对3纳米及以下的设备全面受控,哪怕是相关的技术转移也严查,企图把技术进步的最后一步死死挡住。 除此之外,量子算力也被列入限制名单,量子计算未来的潜力很大,比如做新药研发、材料分析都有重要用处。 美国这次连量子计算相关设备也管起来,就是怕中国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领域借助新工具突进,进一步缩小差距,核心还是不希望中国借此实现技术新突破。 第三道锁主要针对增材制造设备,这类设备,其实就是能用特殊材料进行芯片相关部件打印的。 “3D打印”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美国担心中国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快速自制高端零部件,于是把含有敏感材料处理能力的设备也列入必须审批范围,连带影响到国产芯片的自给能力。 这次管制力度空前,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希望管控全球芯片产业“阀门”,芯片之争,本质还是技术与供应链安全的博弈,全球各大厂商都受影响。 美国企业正加快本土布局,日韩欧洲也紧张自身对华出口,限制中国,短期看能巩固美国的地位,但全球其它产地其实也担心被突然卷入限制链条,大家都在重新评估风险。 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缩短技术差距,于是不断收紧政策,从设备到材料再到算法,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这种做法增加了全球行业的不确定性,市场变得更封闭,多多少少有点“守擂”而不是创新的意味。 面对这一轮技术封锁,中国企业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始专注自研,有的在高端光刻机核心技术上攻坚,有的钻进量子算力研发,甚至在增材制造设备领域,也都想办法提升国产化率。 这次新规不仅让中国厂商受影响,其实全球半导体市场也受到不小冲击。 部分跨国公司也调整合作策略,试图平衡技术管控和市场需求,美国的限制措施,表面上能控制住技术流动,但也让全球产业链更加紧张,大家都不可避免地开始重新盘算如何分散风险。 美国新规落地,对中国芯片是一次重大考验,也倒逼整个行业加速创新和变革。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新浪新闻 美国光刻机出口限制或迎拐点
9月6号,美国新规落地,给中国企业买光刻机再添三道锁:3nm以下制程、量子算力、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9-08 18:32:06
0
阅读:26
12306
量子计算我们一直领先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