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天变了。库皮扬斯克,没了。就这么个地方,来来回回拉扯了快三年。乌军22年秋天好不容易拿回来,以为能喘口气,结果成了个天天挨炮的补给站。现在,靴子落地了。 前几天看个战地记者发的动态,库皮扬斯克最后撤出来的乌军,每人身上都带了至少三个弹孔的衣服,不是自己的,是战友的。他们说,最后那一周,阵地周围的树都被炸成木桩,晚上睡觉不敢脱衣服,怕一闭眼就醒不来。 有人问俄军怎么突然拿下这里。这不是突然,翻最近三个月战报,俄军每天往库皮扬斯克砸的炮弹,最少三百发,多的时候五百发。公路铁路被炸成蜘蛛网,乌军补给车只能走小路,小路也被无人机盯着,一露头就炸。 这是钝刀子割肉。今天断一根补给线,明天炸一个弹药库,后天派步兵一点点往前蹭。乌军不是不想守,是守不住。手里的炮弹越打越少,伤员送不下去,新兵上来没几天就牺牲。 之前跟当过兵的朋友聊,这种消耗战最可怕的是磨掉意志。每天看着身边的人倒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俄军抓住这点,不拼冲锋,只拼谁能扛到最后。 接下来俄军不会停。东北线的乌军成了瓮中鳖,补给进不去,撤退的路也被堵大半。有人说乌军会反攻,但反攻需要炮弹、坦克、燃油,这些东西从哪来?西方援助最近很慢,库存快见底。 网上吵来吵去,说这是俄军胜利还是乌军诱敌深入,对前线的人来说都不重要。他们只想知道明天能不能有热饭吃,能不能活着见到家人。 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明牌,谁能维持后勤链更久谁就能赢。俄军优势是工业能跟上,炮弹管够;乌军优势是西方援助,但援助不是无限的。库皮扬斯克的丢失给乌军敲了警钟:再不想办法打通补给线,接下来丢的可能不止这一个小城。 这算不算转折点?算,但不是翻盘的转折,是消耗战的节点。俄军通过这个节点把乌军东北战线逼到绝境。接下来看乌军能不能扛住,或者西方会不会加大援助力度。但不管怎样,前线士兵还得继续熬下去,这才是最揪心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