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火终于控制住了,但44条生命的离去,绝不能随着火势熄灭而被淡忘。 这场悲剧根本不是“意外突袭”,而是早有预警的人为隐患。居民去年就反映过防火问题,却被一句“风险较低”打发;本该用的阻燃网,因为成本贵一倍就换成易燃款,还有工人违规抽烟、发泡胶封窗助燃。 所谓的安全条例成了摆设,节约成本的背后,是对生命的漠视。大火烧出的不只是工程漏洞,更是监管和责任的缺位。 控制火势只是第一步,补齐规则漏洞、守住安全底线,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你觉得该如何避免“监管失灵”?身边的老旧小区有没有类似安全隐患?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