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了 11月18日,据共同社报道,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对“极为一边倒、迅速波动的”外汇市场表示担忧。因市场对日本财政状况的担忧,日元对主要货币出现贬值。 这波日元贬值的锅,得扣在首相高市早苗那番涉台错误言论上。别觉得这是牵强附会,金融市场最记仇也最现实,地缘政治的风一吹,资本比兔子跑得还快,日本这回算是把“祸从口出”四个字演得明明白白。 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之后,东京外汇市场的日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截至11月19日,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经跌到1美元兑换155日元左右,这可是2008年以来都少见的低位。 与此同时,日本股市也跟着遭殃,日经股指连续4天下跌,累计跌了2700多点,那些靠着中国游客吃饭的百货、酒店股,还有把中国当主要市场的汽车、电子企业股票,被投资者抛售得惨不忍睹。连债券市场都没幸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冲到1.775%,创下近十七年新高,说白了就是大家都不想买日本政府的债了,怕砸手里。 有人可能会说,日本经济不是一直挺脆弱吗?这话没毛病,但高市早苗的言论绝对是火上浇油。要知道日本这些年GDP一直在走下坡路,2022年还能有4.26万亿美元的规模,到2023年就跌到4.21万亿美元了,本来就靠着对外经贸撑着一口气,中国更是它绕不开的重要伙伴。 日本的汽车产业里,丰田、本田有三成以上的销量来自中国;电子产业的芯片、零部件,更是离不开中国市场的订单。高市早苗偏偏在这种时候触碰台湾问题红线,等于直接告诉市场:“我们可能要跟最大的贸易伙伴闹僵了”,你说资本能不慌吗? 这种“政客乱说话,货币来买单”的事儿,早就有过先例。当年美国特朗普威胁要开除美联储主席,美元立马就大幅下挫,对瑞士法郎跌到十年新低,道理是一样的——投资者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 现在高市早苗把这种不确定性捅到了中日关系上,后果比特朗普那事儿还严重。毕竟美国经济底子厚,日本经济却是“纸糊的老虎”,政府债务率早就突破天际,全靠外部信心撑着,这一下信心没了,资本自然用脚投票,纷纷把日元换成美元、欧元这些更稳妥的货币,日元能不贬值吗? 其实日本自己也没底气对冲这种风险。高市早苗一边在外交上“挑事”,一边还在推积极财政政策、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等于同时往火堆里扔了两根柴火。本来市场就担心日本政府借太多钱还不上,现在又多了个中日经贸受损的风险,谁还敢持有日元资产? 那些倚重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更是慌得不行,比如日产汽车刚公布的财报里,已经明确把“中日关系不确定性”列为业绩预警的首要因素,企业预期一差,股价一跌,又反过来加剧了日元的贬值压力,形成了恶性循环。 说起来日本也是有点“迷之操作”,家里的钱袋子都快见底了,还非要跑到别人的家门口掀桌子。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是国际社会都公认的底线,高市早苗偏要往枪口上撞,以为喊几句口号能捞点政治资本,结果把整个国家的经济拖下了水。 现在片山皋月再怎么担忧也没用,外汇市场的信心一旦丢了,想捡回来可就难了。看看那些提前抛售日元的国际资本,早就在一旁偷着乐了,毕竟这种“送上门”的赚钱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 说到底,日元这波贬值就是市场给高市早苗的一张“罚单”。它用真金白银的波动告诉你,外交不是过家家,尤其是在台湾这种原则问题上,乱说话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日本要是还不清醒,继续在敏感问题上玩火,那日元的下跌之路恐怕还没到头,到时候就不是财务大臣担忧几句就能解决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