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放话:从现在开始,中国武力统一台湾的选项已不复存在

官芊芊 2025-11-12 11:08:12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放话:从现在开始,中国武力统一台湾的选项已不复存在!她甚至强调——无论是2027年、2035年还是2049年之后的任何一天,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并呼吁美国增加军费,组建专门部队阻止中国行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番表态看似强硬,实则透露出一种微妙的不安。过去几年里,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已经从“战略模糊”逐渐走向“战略焦虑”。   尤其是看到中国在军事科技、远程打击能力以及反介入系统上的突飞猛进,华盛顿的许多高层已经意识到,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安全幻觉正在瓦解。希克斯的话,说白了,更像是一种对现实的掩饰——掩饰美国面对中国军力变化时的焦虑与无力。   希克斯在演讲中用了不少煽动性的语言。她声称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军力”,并指责中国在“破坏地区稳定”。但她随即话锋一转,强调美国不会坐视不管,美国军方将确保台海“不受威胁”。   与此同时,她呼吁国会拨出更多预算,为五角大楼计划中的“多域特遣队”提供资金,这支部队将专门针对中国而设,重点强化网络战、无人机作战、远程导弹防御等领域。   然而,有经验的分析人士都能看出,所谓“专门部队”,更多是一种政治表演。希克斯的讲话表面上是在展示美国的自信,实际上却暴露了美国内部的不安和无力。   毕竟在过去几年,美国在军事预算上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光是2025财年的国防开支就高达近9000亿美元。但即便如此,美国军方在面对中国时,依旧感觉“底气不足”。   因为在台海周边,中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体系,从东风系列导弹到航母编队,从隐形战机到卫星导航体系,这一整套体系足以让美国任何可能的军事干预都面临极高的风险。   过去,美国常常高估自己的军事优势。可现实是,中国军力的现代化速度,已经让五角大楼不得不重新评估整个印太地区的战略态势。   尤其是海军领域,中国如今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舰艇数量,且大多数为现代化军舰;在空军方面,歼-20、运-20等新型战机不断列装;导弹力量更是被外界公认为“世界最强之一”。   这些硬实力的积累,已经让美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台海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再想轻易插手,难度远超想象。   因此,当希克斯宣称“中国武力统一台湾的选项已不复存在”时,其实是在为美国自己打气。她的潜台词是:美国仍然有能力阻止中国。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早已陷入疲态。   日本、韩国、菲律宾虽然名义上是盟友,但在关键问题上都不愿意轻易卷入大国冲突。澳大利亚虽然口头上积极响应美国号召,但实际行动更多停留在象征层面。   而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不断出售武器、派代表访问,但并不敢真正承诺“保卫台湾”,因为一旦真打,美国得面对的,将是一个比以往任何对手都更强大的中国。   希克斯的这番话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讨论。西方媒体普遍将其解读为“对中国的强硬信号”,但亚洲地区的分析则更为冷静。许多专家指出,这不过是美国的“心理安慰剂”——在现实无力的情况下,用语言来塑造一种“主动权在我”的假象。   因为在过去三年里,美国已经多次在台海问题上“口头示强”,但每一次行动都极其谨慎。无论是军舰通过台湾海峡,还是美军侦察机在南海上空巡航,背后都有明确的“红线意识”:不能与中国正面冲突。   而中国的态度则一如既往地坚定。北京多次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国家统一的进程不容外力干涉。无论是通过和平方式,还是其他手段,中国都会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态度不是喊口号,而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   近年来,中国不仅在军事上增强了战略威慑力,更在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全面提升。美国越是用压力手段对华围堵,中国的自主创新速度就越快,从芯片制造到高端装备,从新能源产业到航天科技,都在快速突破。   希克斯或许清楚这些事实,但她依旧选择高调发言。一方面,这是对国内政治氛围的回应——美国大选临近,政治人物必须展示强硬姿态,尤其在对华问题上更是如此。对内,他们要向选民传达“美国依然强大”的信号;对外,他们希望通过舆论压力牵制中国。   另一方面,希克斯也在为五角大楼争取更大的预算。每逢国防预算讨论,美国军方高层几乎都会用“中国威胁论”来博取支持。这一次也不例外,她提出的“专门部队”方案,很可能只是一个让国会议员点头拨款的幌子。   可问题在于,美国民众对这些“军费神话”早已疲惫。过去二十年,美国花了无数美元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地发动战争,却换来财政赤字飙升、社会撕裂、国际信誉下降。   如今,面对中国这样的对手,美国再想用军事手段维持霸权,恐怕已经力不从心。希克斯嘴上说“中国武统已不可能”,实际上是在安抚美国内部那种失落的信心。

0 阅读:0
官芊芊

官芊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