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发表声明 11月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全面停发俄罗斯公民多次往返申根签证,要求俄公民今后需为每次赴欧行程单独申请单次签证,还会强化安全审查、延长审批周期并提高申请费用 。 随后在当地时间11月10日,俄罗斯驻欧盟使团发表声明谴责该举措,称其具有歧视性,是毫无依据的借口,还违反了1975年《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中促进人员自由往来的核心条款 。 这一签证新规确实给俄欧民间交流带来冲击,俄欧学生交换、文化交流活动此前已大幅减少,新规实施后,普通俄罗斯人的探亲、留学、商务出行等也会面临更多阻碍 。 表面看这是签证政策的调整,实则是地缘政治博弈下,无辜民众被当成了“筹码”。要知道,申根区27国原本对俄公民开放多次往返签证,有效期最长可达5年,如今一刀切停发,等于直接切断了俄欧民间常态化往来的通道。 有数据显示,2021年俄公民赴申根区旅行达1400万人次,其中商务、留学、探亲占比超60%。新规实施后,单次签证申请费用从60欧元涨至80欧元,审批时间从平均10天延长至30天,还需额外提供行程单、酒店预订单等更多材料,不少普通家庭直呼“出行成本翻倍,手续繁琐到让人却步”。 俄罗斯驻欧盟使团提到的《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核心是通过人员、文化、经济的自由交流缓解国家间紧张,如今欧盟的做法显然背离了这一初衷。 更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此前已对俄实施多轮制裁,从能源、金融到科技,如今把矛头对准普通民众,无疑是将“制裁”扩大到了民间领域。 反观俄罗斯,此前虽对欧盟签证政策有过反制,但始终保留了民间交流的通道,此次俄方谴责欧盟“歧视性”举措,既是维护本国公民权益,也是对民间交流被政治化的不满。毕竟,探亲的老人、留学的学生、经商的从业者,他们与地缘政治无关,却成了政策调整的直接受害者。 俄欧民间交流本是缓解双方紧张关系的“润滑剂”,如今这层“润滑剂”被破坏,不仅会加剧俄欧民众间的隔阂,更会让本就紧张的俄欧关系雪上加霜。普通民众的出行自由不该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而欧盟的签证新规,显然是用错了地方的“政治工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