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伊朗已用石油换到中国“红旗-9”   去年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时,就是靠巡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2025-11-11 10:41:24

外媒:伊朗已用石油换到中国“红旗-9”   去年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时,就是靠巡航导弹贴地飞行,把伊朗国产的Bavar-373系统炸得稀烂,这下彻底戳破了德黑兰的“防空自信”。   美国在波斯湾部署的侦察机天天“抵近偷窥”,以色列的F-35隐身战机更是想来就来,伊朗急需一款能“看得远、拦得准”的新装备。   这时候中国的装备成了伊朗的“目标人选”。按照报告里的说法,双方约定伊朗用石油抵账,中国则打包提供“红旗-9”防空系统、导弹推进器、无人机技术和精确制导组件。   最关键的是,协议已经开始履行,伊朗已经拿到了“红旗-9B”或者它的出口版“FD-2000B”,还忙着跟手里的S-300搞整合。这操作其实挺符合伊朗的处境——长期被西方制裁,手里缺美元,石油倒是不缺,用资源换装备刚好能绕开制裁限制,这种“以物易物”的模式之前伊朗就用过好几次。   要是真能把这套系统用明白,伊朗的防空确实能上个台阶。外媒猜测这批“红旗-9B”藏着两个“撒手锏”:一个是2024年刚更新的反隐身算法,专门针对低空巡航导弹。   要知道,这正是伊朗的“老病根”,以前以色列的巡航导弹就是靠低空突防钻空子,现在有了新算法,相当于给雷达装上了“远视眼”,能更早发现目标。另一个是兼容性极强的网络接口,能跟中国下一代综合防空系统无缝衔接。   这可不是小事,意味着伊朗未来能学解放军搞“分布式传感器共享”,把全国的雷达、导弹连成交织网,不管敌机从哪个方向来,都能快速调动火力拦截,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各防各的、漏洞百出。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真有报道说得那么“板上钉钉”吗?扒拉一下各方信息,能发现不少疑点。首先是时间线对不上——联合国9月底刚重启对伊朗的武器禁运,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可能顶着国际制裁搞武器交易,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之前也明确说过“不会向任何交战国出口武器”。   再者,现代防空系统不是快递,说送就能送。一套红旗-9B包括发射车、雷达、指控中心好几十台装备,得用几十架运-20才能运完,这么大动静根本藏不住,国际情报机构不可能只靠“猜测”追踪。   更现实的是,就算真交付了,伊朗也未必能玩转——这套系统的操作人员得培训至少12个月,而且伊朗现有的指挥体系乱七八糟,各部门互不统属,想把新系统和老S-300捏合到一起,简直是难上加难。 其实细琢磨一下,这则消息更像伊朗“借势造势”的宣传。   自从6月被以色列空袭后,伊朗一直想营造“国防实力升级”的假象,之前就多次炒作“中国援助”,本质上是想给美国和以色列放“烟雾弹”。毕竟现在伊朗的处境太被动:国内经济被制裁压得喘不过气,周边沙特还在列装萨德系统,以色列的空袭威胁一天比一天大,急着需要“外部背书”给自己壮胆。   而把中国拉进来,既能暗示“有大国撑腰”,又能借着中国装备的名气威慑对手,可谓一举两得。 但话说回来,就算这则协议传闻有水分,也暴露了中东军备竞赛的新动向。   这些年中国武器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吃香,红旗-9B的性能确实能打——250公里的射程比美国爱国者还远,反隐身能力也接近俄罗斯S-400,自然成了不少国家的首选。   而伊朗想要的不只是一套防空系统,更是成体系的国防升级——从无人机到精确制导组件,再到防空网络,本质上是想摆脱对俄罗斯装备的依赖,搭建一套新的作战体系。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伊朗缺的不只是装备,还有整合装备的技术、维护系统的后勤,以及统一的指挥机制。就像有军事专家说的,就算给伊朗再好的装备,碰上它那杂乱无章的国防管理,也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的地缘博弈。美国肯定不希望伊朗的防空能力变强,要是真有中国装备进入伊朗,华盛顿大概率会加码制裁,甚至在波斯湾搞更多军事威慑。而以色列更不会坐视不管,之前就多次扬言“要摧毁伊朗的防空系统”,要是传闻被坐实,说不定会搞出更激进的军事行动。   对中国来说,保持中立才是关键——既不会顶着制裁卖武器,也不会放弃和伊朗的正常能源合作,毕竟伊朗的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很重要,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才能在中东乱局里站稳脚跟。   说到底,这则“石油换武器”的传闻,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伊朗在安全焦虑下的无奈之举,映出了中国武器的国际认可度,也折射出中东地区剪不断理还乱的博弈格局。   至于是真是假,或许不用太较真——毕竟在中东的舆论战场上,“造势”本身就是一种战术。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有没有这套系统,伊朗的防空难题都不是靠一两件装备就能解决的,而中东的天空,恐怕还得乱一阵子。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