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胞旅游新规:促交流、融经济、聚民心》 30分钟落地签、上千景区免门票,

愿心想事成 2025-11-10 16:00:17

《大陆台胞旅游新规:促交流、融经济、聚民心》 30分钟落地签、上千景区免门票,大陆正以务实举措为台胞敞开“说走就走”的旅行之门。“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张晗在2025年11月5日的例行发布会上的表述,道出了这一系列政策的核心初衷。自2025年11月20日起,大陆将可签发一次有效台胞证的口岸数量由58个扩至100个,未持有效证件的台胞在入境口岸30分钟内即可申领一次入出境有效台胞证,这场覆盖通关、消费、产业的政策升级,正让两岸民间交流迈上新台阶。 一、通关便利化:从“便捷”到“无忧” 通关与证件办理的便利化升级,是此次政策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台胞只需持台湾地区出入境证件和身份证,在入境口岸提交申请,30分钟内就能拿到一次入出境有效台胞证,凭此可在大陆停留游玩3个月,真正实现“说走就走”。若3个月期限无法满足出行需求,台胞还能在全国任意县级以上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5年有效期的卡式台胞证,最短4天即可取证,满足长期往返需求。 针对首次来大陆的“首来族”,政策更是送上“见面礼”——办理一次有效台胞证完全免费,从源头降低首次赴陆的经济门槛。值得关注的是,张晗特别强调,台胞来大陆办证、入出境时,证件上不会做任何特殊标记,充分保障台胞出行隐私与便利,让每一位赴陆台胞都能安心出行。 二、旅游优惠:从“首来族”到全体台胞 大陆为台胞提供的旅游优惠,呈现出“中央统筹+地方加码”的全方位覆盖态势。对台湾“首来族”而言,不仅能享受首次办证免费,还可畅玩全国上千个免门票景区,涵盖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等多种类型,低成本感受大陆的山河之美与人文底蕴。 地方层面的响应同样积极。平潭综合实验区率先推出“全民普惠”政策,所有国有景区对台胞免首道门票,并鼓励民营景区参照执行,打破了“仅针对首来族”的限制;云南省则自2025年3月起,对首次办理台胞证(签发次数为01)的台胞,给予自签发之日起一年内320个景区首道门票免费的福利,石林、哈尼梯田、丽江玉龙雪山等知名景点均在列,让台胞的云南之行更具性价比。中央与地方的政策联动,形成了覆盖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旅游优惠矩阵。 三、产业支持:两岸旅游合作的深度拓展 此次政策并非局限于游客端优惠,更延伸至产业层面,为两岸旅游融合发展搭建平台。平潭综合实验区出台的《关于促进两岸团队游的七条措施》,构建起全方位的产业支持体系:对组织台湾游客来岚旅游且住宿2晚以上的旅行社,按年接待量给予每人次250-300元奖励;针对台湾青少年研学旅游,在基础奖励上额外增加每人次200元补贴,鼓励两岸研学交流常态化。 在人才流动方面,政策支持台湾导游经采信培训考核后在平潭执业,当年度带团满30天、45天、60天的,分别给予2万-5万元一次性奖励,让台湾旅游从业者在大陆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同时,允许台湾地区综合旅行业在平潭设立旅行社,凭金融机构保函即可免交质量保证金,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两岸旅游人才、资金、资源的双向流动与深度合作。 四、政策意义:从民间交流到民族认同 这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意义,早已超越旅游本身,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纽带。在交流层面,政策彻底打破了办证繁琐、口岸覆盖不足等传统壁垒,“台胞可从世界各地直抵大陆,无需提前办证”的便利化举措,让更多台湾中南部民众、青少年等群体得以跨越隔阂,走进大陆。面对面的相处中,台胞既能领略长城、故宫的文化厚重,也能感受城市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活力,有效消除台湾当局刻意制造的认知偏差,让“两岸一家亲”从口号转化为真切体验。 在经济层面,政策为两岸旅游产业注入新动能。台湾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嶽透露,即便台湾当局仍实施“禁团令”,大陆仍是台湾居民出境旅游的第二大目的地,此次政策红利将进一步激活这一市场,带动大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为台湾旅游从业者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两岸产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民族认同的凝聚。对台湾青少年而言,研学旅游优惠政策为他们提供了了解祖国大陆的宝贵机会,通过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科技企业、乡村振兴示范点,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培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生代力量。而大陆在台湾当局阻挠两岸交流的背景下,主动推出惠民政策,既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向外界传递出推动两岸交流的最大诚意,进一步壮大“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民意潮流。 横琴口岸11月5日起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11月20日纳入台胞证签发口岸,成为政策落地生动注脚。随着便利普惠措施全面实施,更多台胞将感受大陆发展与同胞情谊,筑牢两岸民间交流桥梁,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民意基础,让同胞越走越亲,共谱民族复兴新篇。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愿心想事成

愿心想事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