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被国际社会孤立了! 因为11月的台风海鸥造成的灾害过于严重,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但是,竟然没有一个国家向菲律宾伸出援手,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便源于马斯克政府上台后,推行的“亲美疏中”策略的反噬,一方面律宾允许美军新增4个军事基地,且演习区域直达南海敏感地带,这让中国不得不重新考虑援助的意义。 另一方面菲律宾的盟友美国的“援助”带着十足得功利性,美军在菲律宾扩建得军事基地不仅没有帮到忙,反而因为协调不畅造成救灾空窗,美国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的援助仅25万美元,还不足2013年的1/20,暴露了美国“口头支持多于行动支持”的态度。 其次是治理信任得崩塌,早在2021年“雷伊”台风后,就有非政府组织揭露援助药品被高价转售,而2025年9月曝光的防洪资金贪污案,成为压垮国际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特意建立数据共享平台监控物资流向,本质上是对菲政府治理能力的无声质疑。 更关键的是,菲律宾自身防灾能力的薄弱让援助效益打折扣,防洪工程年久失修,甚至出现“台风未到,水库先溃”的场景,当国际社会发现援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自然会将资源转向治理更高效的受灾地区。 从中国援助态度的转变,到美国盟友的冷漠,再到联合国的审慎介入,菲律宾的“援助冷遇”本质是其外交短视与治理失效的必然结果。 以上是小编个人看法,如果您也认同,麻烦点赞支持!有更好的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方便大家一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