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快讯 美国财政部长宣布了! 截至11月9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40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媒体称,如果“停摆”持续下去,美国今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将砍半”。 40天,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能只是转瞬即逝的一段日子,但对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联邦政府而言,这样的“停摆”早已不是简单的政治僵局,而是一场正在蔓延的经济民生危机。更值得深思的是,这场危机并非天灾,而是纯粹的人为内耗——两党为了各自的政治诉求僵持不下,却让整个国家为这场博弈买单,这本身就是对美国所谓“民主效率”的极大讽刺。 可能有人对“政府停摆”没什么概念,说白了就是国会没通过新的预算法案,联邦政府没钱运转,只能让大量部门关门、员工停工。这次停摆已经刷新了美国历史纪录,而且和以往不同,它波及了所有联邦拨款项目,不是局部的“暂停服务”,而是全方位的“系统瘫痪”。140多万联邦雇员要么被迫休假,要么得无偿上班,家里的房贷、车贷、生活费却一分都不能少,不少人只能靠刷信用卡、借高利贷度日。 经济增长“砍半”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国会预算办公室早就测算过,停摆每多持续一周,美国经济就得多损失几十亿美元,现在40天下来,损失已经突破百亿大关。企业不敢轻易投资,毕竟政府停摆导致政策不明朗、审批流程中断,谁也不想把钱投进“迷雾”里;消费者也开始捂紧钱包,尤其是依赖食品券补助的低收入家庭,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更别说花钱消费了。要知道,消费可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动力,这股动力一弱,经济增长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 股市更是一片风声鹤唳。政府停摆导致大量关键经济数据无法发布,美联储没了决策依据,投资者也没了判断方向,市场信心持续下滑。加上停摆期间政府累计未付款项高达7000亿,相当于从市场上抽走了巨额流动资金,本就存在泡沫的AI概念股更是摇摇欲坠,不少投资者都在疯狂抛售股票,生怕自己成为“接盘侠”。 民生领域的困境比经济数据更触目惊心。超过6.5万名儿童面临失去托管服务的风险,低收入家庭的父母要么只能请假在家看孩子,要么就得花钱找临时看护,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还直接拉低了劳动参与率。那些依赖联邦援助的家庭,连买食物的钱都成了问题,不少社区的食品银行排起长队,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更讽刺的是,美国号称“全球最发达的国家”,却让自己的民众在温饱线上挣扎,这背后的荒诞感不言而喻。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场危机本可以避免。两党明明早就有机会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却一直把民众利益当成政治筹码互相拉扯。特朗普要求先重开政府再谈医保问题,民主党却迟迟不松口,参议院的投票一次次陷入僵局,40天里上演了15轮投票闹剧。这种把政治斗争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做法,暴露了美国政治体系的深层弊病。 虽然现在有消息说两党已经达成了潜在协议,准备表决结束停摆,但这40天造成的伤害已经无法挽回。部分经济活动一旦中断就再也无法恢复,民众心中的失望和不满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这场停摆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政治的乱象,也照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至上、民众靠边”的残酷现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联邦停摆 美联邦政府关门 美国政府陷停摆 美国政府要关门 美政府二次停摆 美国政府关闭 美国预算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