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德军总司令索尔弗兰克为何要发出强硬的声音?德国坚持反俄援乌的强硬立场,其目的何在? 近期,德国联邦国防军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突然宣称,德国已经为与俄罗斯的战争做好准备,并准备协助北约向俄罗斯边境部署多达80万名士兵。 这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德国做好准备,想下场军事对抗俄罗斯;二是北约将部署80万重兵在边境,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压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公开表态的是德国国防军联合行动总司令索尔弗兰克。这表态不一般——他声称准备好与俄罗斯作战,这等于向外界宣布,德国已经做好从军事上直接对抗俄罗斯的准备。 而且,索尔弗兰克表态在此时机表态非同寻常。目前,正值乌克兰在顿涅茨克战局中陷入重大困境之时,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两个堡垒性重镇面临被俄军攻陷的危局之时。而若此两城沦陷,乌军在顿涅茨克的防守阵势可能被俄军击垮,使顿涅茨克“双子城”——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面临危急之势,若“双子城”被攻破,乌军在顿巴斯战役中可能全线崩溃,进而导致俄乌之战可能以乌军彻底失败而告终。 在这个时候,索尔弗兰克站出表态德国做好与俄罗斯作战的立场,并称北约准备部署80万大军在边境,威胁俄罗斯。 这其实是意味着俄乌冲突可能升级和蔓延开来。 首先,德国这位司令表态准备参战,并帮助北约在边境部署80万军队,这已在将俄乌冲突引向俄欧冲突,因为德军总司令发话了,做好准备了,北约(不见美国表态,所以,所谓的“大军”可能主要是之北约欧洲一些成员国的军队)。如果俄罗斯对索尔弗兰的表态当真,就会视德方的表态是宣战,那么,俄罗斯就会将德国当成战场上的敌方。俄乌冲突将可能升级为俄欧战争。 其次,如若索尔弗兰克所言,北约(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将80万大军部署在边境,对俄罗斯发出军事威胁信号,那么,俄罗斯不是吃素的,俄罗斯一定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一,俄罗斯可能会加强对与俄欧边界、乌欧边界的防备,比如,加强对乌克兰西部地区的轰炸,加强兵力方防备边境等。其二,俄罗斯可能会增加在白俄罗斯部署军队,部署更多导弹等。并强化俄白军事合作,抵御欧洲军队的威胁。 其三,俄罗斯会对波兰等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相邻的北约成员国的高度警惕,加强军事防备,随时准备反击。 再次,从此开始,俄罗斯会重点盯住德国的军事动向,如果德国敢亲自下场军事进入俄乌冲突,俄罗斯就不只是打击帮助乌克兰的德国军事力量,包括换装的军人等,而是有可能直接打击部署在波兰或德国本土的德军。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称表示,如果德国敢介入俄乌战争,就要准备俄军再次开进柏林。 近期乌克兰的处境非常糟糕,无论是库皮扬斯克还是红军城,乌军的处境的确是在持续恶化,继续这么下去,两地全丢是迟早的事,乌军显露出来大败迹象,此时德军总司令站出来表态准备好与俄军作战,俨然摆出一副随时准备与俄罗斯作战的决心,而且,他还表示,北约准备部署80万大军到边境,这是非常危险的。 事实上,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条得到官方证实的报道证明西方有哪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或者欧盟国家有参战的决定。其实,德国的声音不能代表北约,因为主导北约军事联盟的美国并不想让俄乌之战升级,特朗普一直在促进俄乌停火。德国的立场和声音也不能代表欧洲,欧洲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问题上,比欧盟和英法主导的“志愿联盟”比德国更有影响力。德国政府的声音甚至也不能代表德国的整体上基本立场。德国选择党一直反对默茨政府强硬的反俄援乌立场。 德国政府之所以表现出反俄援乌的强硬立场,有三个目的,一是默茨政府坚持反俄援乌的强硬立场,是试图提升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避免德国被英法等国盖过风头,被边缘化,担心欧洲忽视德国的影响力。比如,在“志愿联盟”的组建和展开活动时,德国的影响就比英法差多了。英法联盟正在将多德国挤向边沿。 二是德国试图通过反俄援乌的强硬立场来提高自己在欧盟和北约的话语权,援乌声音大了,默茨可能认为,在解决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援乌声音约大,行动越积极,德国在欧盟和北约的话语权就能更强。 三是德国试图通过反俄援乌的强硬立场,表面上是在加强援助乌克兰,其实,是为了让德国能顺利地扩展军力,避免美欧一些国家反对德国增强军事力量,毕竟,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德国大力搞军事扩张是会遭到反对的。有了援乌的借口,德国便可以明目张胆地解绑军力束缚,公开扩展军力了。 德国的强硬立场和军事威胁的声音,其实是很危险的,对欧洲很危险,对德国自己更加危险。 俄罗斯坚持反对西方介入俄乌战争,反对外部军队部署在乌克兰,反对西方派兵前往北约或者欧盟东部边境介入俄乌冲突,如果德国敢冲破俄罗斯划下的红线,俄罗斯的反击是不会手软的。 若乌克兰战败,可能极导致欧洲安全环境恶化和北约军事扩张受阻,此时,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很谨慎,而德国却表现出更强硬态度,索尔弗兰克发出很狂的声音,德国难道不怕惹怒了普京而遭到严厉反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