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伙人突然闯入一户农家,将张春莲带走,正当张春莲的丈夫一头雾水的时候,张春莲却异常平静的对他说:“在床的下面有一封信是留给你的,我走后你在拿出来看。” 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外,风沙卷起尘土,一辆吉普车突兀停下,几个公安同志推门而入,直奔灶台边的农妇。张春莲被带走时,丈夫展辉满脸茫然,她却淡定地说:“床下有封信,等我走了你再看。”这信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能让一个普通农家媳妇的过去瞬间翻篇? 陕北那片黄土高原,风沙大,日子苦,张春莲的来头可不简单。她生在浙江一个穷苦农家,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家里揭不开锅,父母把十三岁的她送到地主家当丫头。那时候,她天天干粗活,饿肚子是家常便饭,身上总留着鞭子抽的痕迹。十五岁那年,她趁夜逃出来,本想找条活路,谁知路上遇上个卖针线的家伙,那人是国民党军统的眼线,直接把她拉进重庆的特训营。 军统这地方,训练狠,教她学电码、拆枪,她脑子灵,手脚快,很快就上手了。毛人凤这头头看中她,亲自教她破译密电,还给她些小恩小惠。她在营里混得开,后来戴笠来视察,多瞧了她两眼,毛人凤就把她调去公馆当秘书。戴笠那人,脾气火爆,一次茶水烫了口,他就砸烟缸,她额头破了,也得忍着继续干活。国民党内部就这样,争风吃醋,钩心斗角,她夹在中间,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一九四六年三月,戴笠飞机栽了山,张春莲本该上刑场挨枪子儿,谁知临时有变,毛人凤又给她派了个差事:去延安潜伏,说好两年接她回去。她风尘仆仆赶到陕北,窑洞里守着电台,等信号。国民党一九四九年败退台湾,联络全断,她知道自己被甩了。陕北风沙把脸吹皴,她没法子,只能想办法藏身。村里集市上,她见着展辉这后生,家穷得叮当响,炕席补了十八层。她卖了随身的银镯子,换了点粮食和被子,就嫁了过去。从此,她成了地道的农家媳妇,天不亮推磨,中午下地,晚上纳鞋底,八年工夫,生了八个娃,产后没歇几天,就得下地干活。村里人起初还说她外乡人手脚利索,后来见她挑粪比男人快,也就服了。 这三十年,她埋头过日子,从没露过底。可她心里有杆秤,早年那点军统事,早悔了。潜伏延安时,她没真干坏事,还暗中帮过革命同志。一次在上海执行任务,本该除掉个汉奸,谁知屋里躺着个发烧的孩子,她下不了手,把药倒了。戴笠知道后,差点把她扔牢里。还有延安那回,她冒险传出情报,让中央机关躲过国民党突袭,这事后来档案里都有记。国民党那边,她是特务;可她这些举动,帮了革命大忙。她嫁人后,就彻底断了旧联系,专心过穷日子,教孩子识字,帮村里人算账,日子虽苦,但踏实。 一九七八年春天,村口老槐树刚冒芽,一辆吉普车开进来,直奔展家小院。张春莲正喂鸡,公安同志亮出旧通缉令,照片上是她年轻时穿旗袍的样子。她没慌,被带走时,对展辉说:“床下红木盒里有封信,等我走了你再看。”展辉这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一头雾水,锄头扔地上,愣在那儿。车开走后,院里鸡叫声乱成一锅粥,他进屋掀床板,摸出盒子,里头信纸和一枚锈勋章。信上写得清楚:早年跟错人,遇上你才知啥叫家,八个孩子是根,好好拉扯他们。勋章是军统时候的,早磨花了。 县局审讯室里,张春莲竹筒倒豆子,全交代了。从丫头到特训营,从上海任务到延安潜伏,她讲得细。公安同志听着,翻旧档,在延安保安处找到密电记录,正是她传的情报,救了中央不少人。还有上海那孩子,后来长大当了省委书记,临终前还念着要报恩。展辉在家看信,眼泪吧嗒掉,明白媳妇这些年提心吊胆,藏着多大秘密。没几天,平反通知下来,红章盖得端正,认定她功大于过,对革命有贡献。 这事搁谁身上,都得说句公道话。张春莲从国民党特务摇身一变,成了革命同志,这转变来之不易。早年误入歧途,是旧社会逼的;后来潜伏延安,她没害人,还帮了大忙。嫁给展辉后,她用实际行动改造自己,融入集体,养家糊口,教育后代。八个孩子,长大后都成了国家有用之人,有的当老师,有的进工厂,个个争气。村里人后来知道她的故事,不再嘀咕,反倒敬她几分,说这媳妇有骨气。 平反后,张春莲日子越过越稳。县里想给补偿,她死活不要,说留着给村小学盖图书室,让娃娃们多读书。她七十岁了,还教孩子打算盘,手指拨得飞快。开春坐门槛剥豆角,大孙子追鸡跑院子,拖拉机突突响远方。她换了新头巾,继续操持家务。 张春莲的故事,就是旧社会一个苦丫头,在乱世中找路子。国民党那边,毛人凤、戴笠那些人,争权夺利,把她当棋子用;她醒过味来,选择站对边,帮助革命。潜伏三十年,没添乱,还出力,这份觉悟,值得肯定。改革开放刚起步那会儿,她平反了,正好赶上拨乱反正的好时候。国家政策宽大,给她机会,她也用余生回报社会。 如今陕北变了样,高原上窑洞少见,路修宽了,庄稼长得壮。张春莲走后,展辉守着家,孩子们孝顺,逢年过节聚一块,忆她往事。她的信,还在红木盒里,成了家传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