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中国会放弃2036申奥!当年中国举办奥运,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反复来挑毛病,让中

亨克孤独 2025-11-10 12:40:05

难怪中国会放弃2036申奥!当年中国举办奥运,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反复来挑毛病,让中国人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如今现在没人申办了又想起中国,不理他们对我们来说是最正确的选择。   奥运会本是竞技盛宴,却总夹杂大国间的暗流涌动。当年北京申奥,层层阻力如山压顶;如今2036年席位空缺,昔日挑剔的国际奥委会频抛邀请,中国会否重燃旧梦?这背后的恩怨,究竟藏着多少未了的心结?   很多人记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辉煌,却忘了当年申奥路上的坎坷。1993年北京第一次冲击2000年奥运会时,遭遇的根本不是单纯的体育竞争。西方媒体像提前串通好一样,满世界散布负面言论,提问全往政治话题上扯,完全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   而竞争对手的手段更没底线,悉尼申奥委偷偷砸钱签约英国公关公司,想借对方名义攻击中国所谓的人权问题,后来因为内部反对才没成。还有曼城申奥负责人找上门,想跟北京搞交易,要求北京出局后让支持者转投他们。   投票前几天,澳大利亚媒体故意掐头去尾播放北京奥申委官员的采访,编造“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的谣言。幸亏何振梁先生及时澄清,才没让这招阴的得逞。最后投票,北京就差两票输给悉尼,后来才知道悉尼那边直接给某洲的委员送支票,用金钱开道。   好不容易到2008年申奥成功,筹备阶段的挑剔更让人窝火。国际奥委会给北京出了22个问题的答卷,每个问题只能答一页纸,还得英法文对照,格式、印刷甚至附带地图都有严格限制。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牵扯中央和北京几十个部门的决策。就拿交通设施那题来说,直接要求提前敲定重大建设项目的工期和经费,等于逼着城市规划加速落地。   要知道中国当年是真拼了,为办奥运投入超过400亿美元,建场馆、治环境,连“鸟巢”每年的电费都不是小数目。我们掏着钱,还得随时应付各种检查,就怕哪里不合国际奥委会的心意。可转头看看,转播权收入的70%都归了国际奥委会,器材、技术认证全被欧美大厂垄断,我们等于出钱出人力,给别人做了嫁衣。   现在倒好,奥运会成了没人要的烫手山芋。2030年冬奥会原本的热门候选日本札幌,因为贿赂丑闻直接退出。2026年米兰冬奥会连雪车雪橇场地都没人建,得放到意大利境外办。国际奥委会没办法,只能想着同时确定2030和2034年的主办地,就怕没人接。   这时候他们想起中国了,接连三次发出邀请,可中国根本不接茬。上海早做过评估,结论很直接:成本高、回报慢,没战略意义。北京、广州这些有能力的城市,全都保持沉默。   不是我们办不起,是真没必要了。当年办奥运,是想让世界认识中国。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空间站在天上转,新能源汽车卖遍全球,进博会、服贸会一场接一场,国际社会早就绕不开中国。我们把钱投到全民健身上,一年就花超千亿元,新建两万多个体育场馆,老百姓出门就能锻炼,这不比养几个奥运场馆实在?   更别说国际奥委会的规矩太双标。俄罗斯能因为政治问题被禁赛,我们办冬奥会遭西方政客抵制,可有些国家的争议行为却能被默许。项目设置更是偏心,欧美擅长的游泳、田径能拆出十几块金牌,武术、龙舟这些我们的特色项目,连奥运门票都拿不到。   民众的态度也很明确,45%的人都不支持再办奥运,觉得这钱不如投去搞芯片、新能源。当年那种为申奥成败揪心的心情,早就淡了。我们现在更在乎实实在在的发展,不在乎那点虚名。   国际奥委会该自己反思反思了。以前对中国挑三拣四,现在没人申办了才来求,哪有这么好的事。中国这次的拒绝,不是冷漠,是清醒。我们知道哪些该要,哪些该放,这种定力,才是真的自信。不理他们,太对了。   来源:中国青年网 【办冬奥会成烫手山芋?英媒分析:“缺乏兴趣”最突出原因是成本】  

0 阅读:0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