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宣布! 11月9日,俄外长拉夫罗夫称,俄方未通过外交渠道收到美方对特

是逸屹呀 2025-11-10 11:49:18

俄罗斯外交部宣布! 11月9日,俄外长拉夫罗夫称,俄方未通过外交渠道收到美方对特朗普此前言论的任何说明。特朗普曾于10月30日表示,因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他已下令五角大楼立即启动对等核武器试验。         10月30日特朗普发出指令,要求五角大楼为重启核试验做好准备,美国释放的信号充满矛盾,形成了一场精心或无意的“战略模糊”游戏,旨在用最小成本制造最大程度的战略不确定性,特朗普以“其他国家”正在试验为由,抛出强硬表态,要求美国采取对等行动。   然而仅仅三天后,即11月2日,美国能源部长便出面澄清,将所谓的“核试验”降格为不产生核爆炸的“次临界试验”,这种官方口径上的自我矛盾,让外界完全无法判断其真实意图。   俄罗斯作为这一言论的主要针对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11月9日公开表示,俄方通过所有外交途径,始终未能获得美方的任何实质性解释,这种沟通真空,无疑加剧了不信任感。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一针见血地指出,此类言论是破坏稳定局面的“秀肌肉”行为,它的政治象征意义,显然远大于军事执行的可行性,其目的就是制造混乱与压力。   尽管言辞激烈,美国重启核试验的威胁却被现实牢牢束缚,在技术与时间上,位于内华达的核试验场已荒废超过三十年,设备严重老化,专业机构评估,仅仅是重启场地就需要长达24至36个月的漫长周期,这远水解不了近渴。   财政与人才的困境同样严峻,单次地下核试验的预估成本高达1.3亿美元,在美国财政赤字高企与相关人才断档的背景下,这笔开销几乎难以维系。   政治上的阻力也早已存在,美国国会曾在2020年明确否决过特朗普政府申请的类似拨款,更重要的是,美国早已拥有先进的“核武器储备管理计划”,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确保武库的有效性,恢复实际核爆在战略上并无必要。   这场风波最大的危害并非可能发生的核试验,而是言论本身对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侵蚀,它为一个危险的连锁反应打开了大门。   自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订立以来,全球主要核大国长期遵守“不试验”的默契,这是核安全的重要支柱,尽管美国从未批准该条约,但此次公然挑战默契的行为,严重削弱了国际核秩序的权威。   这一举动发生在美俄军控体系濒临瓦解的脆弱时刻,两国仅存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6年2月到期,而俄罗斯已于2022年暂停了条约的核查机制。不负责任的言论,无异于火上浇油。   俄罗斯的回应清晰地展示了这种风险,普京明确表示,虽然俄方会遵守条约,但若他国先行,俄罗斯必将采取对等措施,其位于新地岛的试验场已准备就绪,一个“空头威胁”激发出一个真实的军事准备,危险螺旋已然成形。   特朗普的核试言论是一次典型的非对称博弈,用极低的“口头成本”撬动了全球核安全的根基,它虽然难以成真,但其破坏力在于打破了禁忌,侵蚀了国际互信。   在一个美俄拥有全球九成以上、总数超万枚核弹头的世界里,维系安全的不仅是条约文本,更是脆弱的默契与信任,当言语本身成为武器,其造成的裂痕可能比一场真实的爆炸更加深远,这场风波警示着,核安全领域的模糊与任性,正将全人类的命运推向不确定的边缘。

0 阅读:0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