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CPI与PPI同步向好,经济回暖信号凸显政策成效。 ……………………………………….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10月物价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环比均上涨0.2%,结束此前同比负增长态势;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1%,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平转升0.1%,实现年内首次转正。 两组数据虽增幅温和,但同步呈现积极修复态势,释放出宏观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印证了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 ……………………………………. 从数据细节来看,物价回升的结构性特征显著。CPI方面,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反映除食品和能源外的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改善。 其中,“两新”政策支持下的家电、手机等商品需求活跃,家用器具和通信工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0%和1.2%;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文旅消费补贴,带动机票、住宿价格分别上涨8.9%和2.8%,旅游服务CPI涨幅扩大至2.1%,成为服务消费回暖的重要支撑。 食品与能源价格虽仍处低位,但跌幅均有所收窄,对CPI的拖累效应持续减弱。 …………………………………… PPI的积极变化更具标志性意义。自今年6、7月触及阶段性低点后,PPI同比降幅已连续3个月收窄,环比转正进一步确认了工业领域供需关系的改善。 这一修复趋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反内卷政策的持续发力——随着重点行业市场竞争秩序优化、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光伏设备、电池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价格降幅明显收窄,上游有色金属采选业受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影响,价格涨幅进一步扩大。 PPI的稳步回升,不仅终结了工业领域价格持续下行的态势,更开启了“价格修复—企业盈利改善—员工收入提升—消费回暖”的正向传导链条。 …………………………………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物价数据的向好表现,是政策发力与市场内生动力复苏的共同结果。 反内卷政策整治无序竞争、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等举措,既优化了供给端结构,又稳定了市场预期;而消费场景恢复、内需稳步扩大则为物价回升提供了需求支撑。 这种供需两端的协同改善,意味着宏观经济正逐步摆脱此前的下行压力,进入温和复苏通道。 …………………………………….. 对资本市场而言,此次物价数据虽不直接影响A股短期走势,但为中期走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PPI回升带动工业企业盈利预期改善,CPI回暖反映消费市场潜力释放,将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盈利稳定性与估值合理性。 随着反内卷政策被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叠加内需扩大、外部环境缓和等有利因素,物价有望延续温和修复格局,进一步强化宏观经济复苏动能。 …………………………………….. 总体来看,10月物价数据的积极变化,彰显了国内经济的韧性与政策的精准性。 在政策持续发力与市场机制协同作用下,经济循环的正向传导正在逐步形成,不仅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将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未来,随着各项稳增长、扩内需政策的深度落地,宏观经济有望持续巩固复苏态势,物价水平也将向更合理区间稳步迈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