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青岛一大哥正在钓鱼,水里突然冒出一条30斤重的大鱼,

昌茂病号显眼包 2025-11-08 23:36:17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青岛一大哥正在钓鱼,水里突然冒出一条30斤重的大鱼,它不光不怕人,还径直游到岸边,张嘴朝着大哥要吃的,那架势,跟催饭似的,生怕慢了没饭吃。 水里突然“哗啦”一声,一条看着就沉甸甸的大鱼猛地冒了出来,不光没半点怕人的样子,还径直游到岸边,脑袋往大哥跟前凑,那架势活脱脱像个催饭的孩子,生怕慢了就没饭吃。 网友调侃得妙:“这波操作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钓鱼钓得正投入,鱼没上钩反而主动找上门要吃的,换谁不得觉得新鲜。视频里,大哥也没半点意外,仿佛见怪不怪,顺手就把手里的鱼饵丢给了大鱼,之后继续稳稳坐着钓自己的鱼,整个过程自然得不像话,就像老熟人碰面打了个招呼,半分生疏都没有。 这条“黏人”的大鱼可不是小角色,称重下来足足有三十斤左右,在这家垂钓园里算是“老住户”了。它之所以这么胆大包天,甚至学会主动讨食,全靠园子里一条特殊的规矩,凡是体重超过十斤的大鱼,钓上来后一律不准带走,必须当场放回水中。 来这儿钓鱼的人,大多也不是冲着重金买鱼来的。说白了,就是图个钓鱼的乐子,享受坐在水边的清静时光,远离城市的喧嚣。这条三十斤的大鱼,在园子里已经被钓上来过好几次,每次都被钓鱼人按规矩乖乖放回水里。 次数多了,这鱼像是摸透了人类的心思,慢慢明白这些拿着鱼竿的人根本不会伤害它,反而可能带来好吃的。 久而久之,它不光不害怕靠近岸边,还学会了主动“搭讪”。只要看见有人坐在岸边,就摇着尾巴游过去,凑到跟前等着投喂,要是遇上常来的熟客,就更不见外了,恨不得直接蹦上岸来,那股子机灵劲儿,打破了不少人“鱼都胆小、一有动静就躲”的固有印象。 这段视频传到网上后,网友们的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有人打趣:“这哪是鱼啊,分明是条成了精的‘小狗’,也太黏人了!” 还有人开玩笑:“现在都流行鱼钓人了?这哪是来钓鱼,分明是专门来喂鱼的,鱼都把人摸得透透的。” 更有钓鱼爱好者羡慕:“这样的垂钓园也太有意思了,我钓了十几年鱼,还从没见过这么主动的鱼!” 其实您别说,这事儿看着新鲜,背后却有科学依据。 不少人总觉得鱼的记忆力差,“七秒记忆”的说法流传甚广,但科学研究早就证实,不少鱼类的记忆力远超我们的想象。 它们能记住经常觅食的路线,能分辨出不同鱼饵的气味,甚至能认出经常给它们喂食的人。这条主动讨食的大鱼,就是最好的印证在和人类一次次友好接触中,它慢慢形成了条件反射,知道凑到岸边就能得到食物,所以才越来越大胆。 这种“人鱼和谐”的场景,在这家垂钓园里并不算新鲜。因为一直坚持“十斤以上大鱼放流”的规矩,园子里不少体型较大的鱼,都慢慢适应了和人类共处的环境。它们不再把人类当成危险的“捕猎者”,反而会把人类和食物联系到一起。 有时候岸边坐的人多了,几条大鱼还会隔着不远游来游去,谁先凑到跟前谁就能先吃到鱼饵,那争先恐后的样子,看着格外有意思。 说起钓鱼,这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休闲活动。这些年,喜欢钓鱼的人是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钓鱼佬”规模已经达到上亿人,不同的人喜欢的钓鱼方式也大不相同。 有一群人就爱往野外跑,背着沉重的渔具,辗转于江河湖海这些自然水域,就为了挑战野生鱼类的野性。对他们来说,钓上来一条野生大鱼的成就感,足以让他们开心好几天,那种与自然博弈的乐趣,是其他娱乐替代不了的。 还有另一群人,不喜欢折腾,就偏爱这种规划好的垂钓园。不用费心思找钓点,不用担惊受怕遇到危险,安安稳稳坐在岸边,晒晒太阳、吹吹清风,哪怕半天没钓上鱼也不着急。对他们来说,钓鱼的乐趣不在于最终的收获,而在于享受过程中的那份宁静与放松。 而青岛这家垂钓园,恰好展现了现在钓鱼文化的一种新模样。在这里,钓鱼不再是单纯的“捕猎”与“被猎”,更像是一种有趣的互动。有时候钓鱼人半天没钓上鱼,看着大鱼游过来讨食,顺手喂一喂,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一点不比钓上鱼少。 这背后,其实藏着生物强大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就像这条三十斤的大鱼,在垂钓园的特殊环境里,慢慢找到了和人类和平相处的办法,既不用怕被钓走,还能时不时讨到美味的鱼饵,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就像青岛垂钓园里那条主动讨食的大鱼一样,能给平凡的日子添上不少乐趣。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停下脚步,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就像这家垂钓园,用一条简单的放流规矩,换来了人鱼和谐的美好画面,也让钓鱼这件事多了一层生态保护的意义。这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相处,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相互包容、彼此适应。 来源:四川日报

0 阅读:0
昌茂病号显眼包

昌茂病号显眼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