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临近,“巨型吊牌防退货”登上热搜。一些商家为了防退货,把服装吊牌做成A4纸大小的“铠甲”,用硬卡纸甚至塑料材质制作,挂在衣服正前方,拆它得动用剪刀甚至钳子。网友吐槽:“穿上像胸前挂了个迎宾牌”“稍微一动就硌锁骨,根本没法忽视它的存在”。 这波操作的背后,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七天无理由”博弈。核心矛盾点就是部分消费者利用退货规则,把电商平台当“免费衣橱”。 经常看到有主播穿着有吊牌的衣服拍视频或者直播的,我觉得大吊牌挺合理的,有些人买了衣服穿出去拍完照之后就退货,还出了汗,裙子寄回去之后味道特别大都不能二次销售了,支持所有商家这样做。我们也害怕穿到别人穿几天退的衣服。 最夸张的是有消费者旅游前下单十套衣服,旅行期间每天换新装拍照,返程后全部退货。商家相当于“赞助”了全程穿搭。当道德约束失效,商家只能用“物理不适感”设置门槛。 可以试点“诚信分级系统”:退货率正常的用户继续享受极速退款,异常频繁退货者将受到限制。这或许比硬核防退货更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