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天津,一幼儿园萌娃收拾好准备去上学,发现妈妈还躺在被窝,就问妈妈谁送她去上学,没想到妈妈却说天太冷不想起,叫了个跑腿小哥。 视频里萌娃一点都不惊讶,看样子应该不是第一次被跑腿送了,妈妈嘱咐了萌娃几句,就让她自己去和跟跑腿小哥对接了,全程都没下床。 还有从小女孩乱糟糟的头发,能看出来这位妈妈是真的一点不想动。 视频刷到结尾,我心里只剩五味杂陈。跑腿服务本是帮人解急的便利,怎么就成了家长偷懒的“甩锅神器”? 萌娃淡定的样子最让人心酸,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非常规”上学模式。她小小的身影里,藏着超越年龄的懂事,也藏着被忽视的陪伴需求。 有网友说“妈妈太会享受”,可育儿从来不是“能省则省”的差事。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清晨的拥抱和安全感,不是陌生跑腿的临时护送。 我国青少年心理研究显示,3-6岁是亲子依恋形成的关键期,父母的日常陪伴直接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一次两次或许没事,长期如此隐患重重。 乱糟糟的头发更像一个隐喻,暴露了妈妈对孩子生活细节的敷衍。送娃上学不是简单的“送到就行”,背后是责任和关爱。 跑腿小哥再靠谱,也给不了父母的牵挂。孩子过马路时的叮嘱、进校门时的鼓励,这些温暖瞬间,花钱买不来也替代不了。 有人说“冬天起床难可以理解”,但为人父母本就意味着取舍。你图一时安逸,可能错过的是孩子成长中再也回不去的珍贵时光。 育儿没有捷径可走,也容不得半点偷懒。便利服务是生活的辅助,而不是亲情的替代品。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别让“懒得动”变成日后的“追悔莫及”。陪伴的温度,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底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