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谁会第一个被“耗干”?很多人以为,是“俄罗斯”的“经济”,或是“乌克兰”的“兵源”。错了!真相是,基辛格预言的“第一个牺牲品”,是那个“冲在最前面”、表现得“比谁都狂热”的“搅局者”——英国。 约翰逊在冲突爆发48小时就“扎”进基辅“拍胸脯”时,那股“重振日不落”的狂热,就注定了英国“被掏空”的命运。两年多,250多亿英B镑的“真金白银”砸进去,英国成了欧洲“最慷慨”的冤大头。它第一个送坦克、第一个给远程导弹,甚至签了“百年协议”承诺“每年30亿”,恨不得把军火库“搬”到乌克兰。 “慷慨”的“账单”就是“民生破产”。当英国老百姓面对“暴涨400%”的天然气和“坐火箭”的电费单时,英国6个地方政府(包括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直接宣布破产”。公共债务占GDP比例“突破100%”,信用评级“逼近垃圾级”。养老院和青少年中心的预算,被“砍光”了。 “掏空”军火库的“回旋镖”,打得“更狠”。英军“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爆料,英军弹药库存若打高强度战争,“撑不过5天”。为了“凑”武器,他们“拆”现役军舰的“零件”、送走“大半”的“坦克炮弹”,最后“库存”告急,只能“花高价”从美国“买二手货”填坑。 那套“战争生意”的“如意算盘”,更是“彻底打脸”。BAE系统公司对乌军售额“暴涨217%”是不假,但英国的“军工产能”根本“跟不上”战场的“绞肉机”速度。为了“兑现”10万架无人机的“空头支票”,英国政府“反倒”要“额外”砸“40亿”英镑“补贴”研发,“财政窟窿”越扯越大。 英国“打肿脸充胖子”换来的,是“彻底”的“外交孤立”。它牵头组建“保障部队”,意大利、希腊“直接拒绝”,德国“装哑巴”。脱欧后,它既“没有”德法的“经济韧性”,又“失去”了“集体安全”的“庇护”。当2025年美俄“悄悄”谈停火时,英国“直接被排除在外”,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彻底沦为“工具人”。 这场“赌局”的“最终输家”,只有英国。美国“洛马”公司营收“大涨30%”,赚得“盆满钵满”;俄罗斯靠“能源”和“军工”,GDP“正增长3.6%”。只有英国,为了“虚无”的“大国面子”,“硬”打了一场“超出”自己“实力”的“代理人战争”,成了“第一个”被“耗干”的“赌徒”。 你怎么看英国这场“打肿脸充胖子”的“豪赌”? {我的分析,只提供干货!点赞关注 → 热点拆解抢先看 | F转发收藏 → 随时复盘!往期所有干货皆在主页,【点我头像】 随时阅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