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咋又给‘闺女’刷火箭? ”——一句话,把多少家庭戳得沉默。 去年12月,江苏一群抠脚大汉扮“单身女主播”,专哄60岁老头,半年卷走1200万。 套路简单:先喊“干爹”,再卖“高回报理财”,钱进兜就拉黑。 平台也头疼,抖音快手给大爷开“老年模式”,打赏超频就弹窗+24小时冷静期,可老爷子手一抖,冷静期直接点“我已想清”。 数据更扎心:中国老龄协会说,65岁以上大爷被骗率是奶奶的3倍,孤独、想被夸、看不懂新科技,三箭齐穿。 新招还在升级,AI换脸把“央视主持人”搬进来,“老伙计,扫码买金条”,真有人信。 咋防? 别光说教,把老爸的支付上限锁到200,再把“亲属卡”绑自己手机上;每周陪他刷半小时短视频,顺手举报假号,比给零花钱更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