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这次碰到硬茬了!”山东东营,律师去银行取4万现金,一直被追问用途,律师不愿

作者不茫 2025-11-08 05:17:52

“银行这次碰到硬茬了!”山东东营,律师去银行取4万现金,一直被追问用途,律师不愿说本身就是隐私,没想到银行直接报警!律师这下忍不了,把这事情发到了网上,银行领导低头道歉说又能取了,这叫个什么事吗? 近日,山东,律师周筱赟去建设银行取4万现金,这也不算很大额资金吧。 却没想到柜员一直问东问西,在周律师拒绝回答后,还是反复追问资金用途,还被核查过往交易记录。周律师被问的有点火大,这钱怎么用是隐私问题吧。 他一再拒绝配合,没想到银行竟直接报案了。这波操作让身为法律人的他忍无可忍。 我们来看一下说法的具体说辞吧: 柜员觉得自己有理,强调:“取现1万元以上必须说明资金用途,这是东营市反诈中心的规定。” 周律师当场提出质疑,他表示只听说过5万元以上取现可能需要预约或说明情况,从未见过1万元就设限的要求。 为了顺利取款,他主动提出备注“个人消费”,但柜员不依不饶,进一步追问“具体购买什么”,甚至还查询了他上月的账户交易记录,盘问他人转账资金的来源。 “我买什么是个人隐私,银行有什么权利查我的过往交易?”周律师明确拒绝这种不合理要求,强调储户没有义务向银行自证清白。 令人意外的是,柜员见状直接表示“只能让反诈中心出警核实”。 而后面一直闹着,眼看着周律师占上风,银行领导出面了,改了口表示“可以取现”,但周筱赟早已失去耐心,选择放弃取款离开 事后周筱赟在网上发文曝光此事,直指银行行为严重侵犯隐私权:“银行先默认每个储户都是犯罪嫌疑人,这违背刑法基本法理,就算是嫌疑人也没有自证清白的义务。” 该事件迅速发酵,建设银行东营分行赶紧托人道歉,但周筱赟明确表示不接受,“道歉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基层反诈层层加码不能让老百姓买单。” 更戏剧性的是各方回应的“罗生门”:涉事银行工作人员先是称“2万元以上取款核实用途是反诈中心要求”,而东营市反诈中心直接打脸回应“这是银行自己的问题,与我们无关”。 还明确表示若无法核实资金涉诈,银行不能阻碍用户办理业务。 真正的诈骗,银行没有真正制止过,反倒是借口反诈,时时干扰公民正常金融活动,公理何在?大家咋看呢

0 阅读:23
作者不茫

作者不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