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成长基地事件,给所有家长上了一课 泉州那位送双胞胎儿子进“四维成长基地”的母亲,如今怕是悔恨难当。不是因为孩子叛逆厌学,也不是因为她急于求成,而是因为她轻信了那块“民政局主管”的牌子和校长“心理咨询师”的头衔,却将孩子推入了暴力的深渊。 小武被送进基地28天,换来的不是心理疏导,而是通宵罚站、跪举水盆、扇耳光、关小黑屋。孩子骨折后,校长向明胜竟往伤处猛踹,认定他“装病”。最终,小武左髋部重伤二级,全身多处感染,而基地直至2024年仍在招生,甚至有孩子因逃跑“被吊着打”。 这类机构屡禁不绝,根源在于监管模糊。它们打着“矫正教育”的旗号,却游离于教育、民政、卫健三不管地带。家长焦虑于孩子的“成长问题”,容易病急乱投医,反倒让暴力披上了“拯救”的外衣。 孩子需要的不是体能折磨,而是专业心理帮扶。此案正在审理,但教训已刻骨:择校时务必核查资质,莫让“爱”成了虐待的帮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