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杀疯了!中俄联手把美元欧元挤到“可以忽略不计”

冷紫叶 2025-11-07 18:51:42

人民币,杀疯了! 昨天看到个超震撼的消息!俄罗斯总理发声,中俄之间用美元和欧元交易的比例,已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搁十年前根本没法想象这场景,2015年的时候,中俄贸易里90%都得靠美元结算,本币结算占比才两三成,完全得看美元的脸色。那时候西方主导着国际支付体系,不管是俄罗斯卖能源,还是中国出口工业品,中间都得过一道美元的手,换汇的时候不光要交手续费,汇率涨涨跌跌还得担着风险。 转折点出在2022年俄乌冲突之后,西方一下子把俄罗斯不少银行踢出了SWIFT系统,美元欧元说冻结就冻结,这下彻底打醒了双方。俄罗斯那边是没办法,不用本币结算就得被掐断经济命脉。中国这边则顺势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毕竟老是依赖别人的货币,迟早要出问题。 双方一拍即合,本币结算的比例跟坐火箭似的往上冲,到2024年已经超过90%,今年干脆把美元欧元挤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 米舒斯京这次访华,还带着更具体的合作方案,能源合作是重头戏,之前俄罗斯因为制裁,给中国的原油天然气有不少折扣,但现在国际油价波动大,俄罗斯财政压力也大,双方就商量着把折扣和国际油价、运费挂钩,顺便再扩大人民币和卢布在能源结算里的份额。 这步棋一走,既帮俄罗斯缓解了赤字压力,中国也能稳住能源供应,还顺便巩固了本币结算的地位,简直是一举三得。 而且人民币的势头早就不局限在中俄之间了,9月份的时候,中国和印尼刚启动了新的双边本币结算框架,把结算范围从普通贸易拓展到了所有国际收支项目,连跨境支付的二维码都打通了。 印尼央行行长说,今年前七个月,两国在这个框架下的结算规模就有62.3亿美元,占了印尼所有本币结算的45%,这比重相当吓人。 周边国家和地区也都在跟进,11月初,中国刚和韩国续签了4000亿元的本币互换协议,这已经是双方持续合作的延续了。东盟那边更热闹,2024年中国和东盟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飙到8.9万亿元,同比涨了50.7%,近八成的机构都在用人民币结算。 中东地区也没落下,去年人民币收付金额增长23.8%,五大国有银行在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设了14家分支机构,就是为了把结算渠道铺得更稳。 能有这局面,背后得有硬支撑,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就是关键,央行副行长陆磊9月份透露,现在CIPS已经覆盖了189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处理的金额就有90.19万亿元。这系统不直接替代SWIFT,但架起了一条绕开美元的通道,独联体国家、中东国家都乐意用,等于给人民币国际化安上了传动轴。 中国人民银行刚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5)》里还有组数据更说明问题。2024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有64.1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又涨了14%,达到34.9万亿元。现在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全口径算下来是第三大支付货币,跟十年前比简直是脱胎换骨。 这背后其实是经贸实力在说话,2024年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2401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本身又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不管是买能源、卖工业品,还是搞基建合作,都有足够的话语权推动本币结算。别的国家愿意用人民币,根本上是因为和中国做生意划算,而且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比美元欧元靠谱多了。 今年中国央行已经跟近10家外国央行续签了本币互换协议,从欧洲的瑞士、匈牙利,到南美的巴西,再到亚洲的泰国、韩国,互换总规模超过4.5万亿元。这些协议就像一个个安全垫,就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双方也能直接用本币交易,不用再看美元的脸色。 西方现在估计挺着急,但也没什么好办法,之前老是用货币当武器,动不动就制裁冻结,反而让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危险。中俄带头搞本币结算,等于给其他国家打了个样,大家一看这路子可行,自然就跟着来了。 现在再看“人民币杀疯了”的说法,根本不是夸张,是实打实的趋势摆在那,从能源贸易到日常消费,从周边国家到全球各大洲,人民币正在慢慢渗透到国际交易的各个角落。这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是靠一次次的合作、一个个的项目、一套套的支付系统搭起来的。 未来这势头估计还得涨,中俄刚定下要对接“十五五”规划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印尼也在搞央行联合工作机制,连欧洲央行都开始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等越来越多国家习惯了用人民币做生意,美元的霸权地位迟早要被撼动。这过程可能慢,但方向已经很明确了,人民币的国际分量只会越来越重。

0 阅读:39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9

用户10xxx49

1
2025-11-08 18:46

国际贸易全用本币结算,都会抛弃霉元。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