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基辛格曾经预言称: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7 18:44:30

万万没想到,基辛格曾经预言称: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那就是英国。 从 2022 年开战到 2025 年,英国砸在乌克兰身上的援助总额已经逼近 250 亿英镑,算下来每天都要烧掉 1200 万英镑,这数字搁平时能养活一个中小型科技公司,现在却像泼出去的水,连个响都听不太清。 英国在援助这事上简直是 “打肿脸充胖子”,2025/2026 财年直接把对乌无人机交付目标从去年的 1 万架飙到 10 万架,为此专门砸了 3.5 亿英镑专项资金,这还只是本年度 45 亿英镑对乌军援的零头。 不光给装备,还管培训,自 2022 年启动 “Interflex 行动” 以来,已经给 5.5 万名乌克兰新兵练出了作战技能,2025 年又追加 2.47 亿英镑搞培训,连北约的援助信托基金都要凑份子注资。 更夸张的是,英国还拉着盟友搞长期计划,扬言到 2031 年每年对乌军事支持不少于 30 亿英镑,甚至在本土建生产线帮乌克兰造拦截无人机,这哪是应急援助,简直是把自家财政绑上了前线的战车。 可这慷慨背后,是英国早已经摇摇晃晃的经济底盘。脱欧的后遗症还没消化干净,2024 到 2025 年英国对欧盟的出口比 2019 年平均少了 7 个多点,汽车、化工这些当家品类因为关税和合规成本涨了不少,卖得一天不如一天,本想靠谈北爱尔兰贸易安排破局,结果谈了半天啥进展没有。 能源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虽然 2025 年天然气批发价比 2022 年降了 40%,但还是比 2019 年高 55%,老百姓的能源账单、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政府的能源补贴比 2023 年减了 30%,只够覆盖一小部分群体,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经济增长更是慢得像蜗牛爬,2024 年 GDP 只涨了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025 年也就微涨到 1.2%,在 G7 里排倒数第二,也就比日本强点,这还是刨除金融危机、新冠疫情这些特殊时期后的成绩,说是 2010 年以来非危机时期最差也不为过。 制造业这块 “硬骨头” 更是没了活力,2025 年二季度制造业订单指数还是负数,连续三个季度没缓过来,企业投资上一季度直接暴跌 12%,老板们对前景都抱着悲观态度。 更要命的是债务雷区,截至 2025 年 7 月,英国政府欠债占 GDP 的比例快到 96%,跟 2020 年疫情刚过那会儿的 96.6% 几乎持平,比约翰逊时期的 92.8%、特蕾莎・梅那会儿的 81.93% 高出一大截,斯塔默上台快一年,愣是没拿出像样的债务管控办法。 光 2025 年上半年还债务利息就比去年多花 8 个多点,这些钱要是投去刺激经济,说不定还能有点起色。 财政收入上不来,只能靠借更多钱维持,陷入 “增长慢 — 收入少 — 债务多” 的死循环,标普都放话了,要是 2026 年经济增速低于 1%、债务率突破 97%,就可能把信用评级展望调成 “负面”,到时候国债利息涨、英镑贬值,进口的能源食品更贵,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 民生层面早就被拖累得够呛,2024 年英国人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可支配收入降了 1.2%,2025 年上半年才微增 0.3%,跟十年前的增速没法比。 政府为了控债务,砍了 2% 的教育预算和 3% 的医疗设备采购预算,公立学校班级越变越大,公立医院手术平均要等 18 周,比去年多等 2 周。 老百姓的不满全写在脸上,2025 年上半年工会罢工次数比去年多了 15 次,医疗、教育这些关键领域全卷了进去,越闹经济越难复苏,形成新的恶性循环。 一边是每天 1200 万英镑往乌克兰送,一边是自家经济濒临 “L 型” 衰退,英国这波操作简直是 “顾头不顾腚”。 明明脱欧后没了欧盟基金托底,又没拿出像样的结构性改革方案,却非要在国际舞台上撑场面,把有限的资源全砸在了前线。 现在的英国就像个透支信用卡撑面子的普通人,账单越积越多,收入却没跟上,等到信用彻底透支的那天,恐怕想回头都难了。

0 阅读:2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