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的“权力换血”! 中国发行40亿美元债券,收益率与美债持平! 据《

巷尾小酒馆 2025-11-07 18:42:29

全球金融市场的“权力换血”! 中国发行40亿美元债券,收益率与美债持平! 据《金融时报》报道,这是北京首次以与美国财政部相当的利率融资。 发行规模约 40 亿美元,分为三年期与五年期两个档次。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咱们首次拿到和美国财政部同级别的信用定价,等于在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里,硬生生砸开了“信用平权”的口子,背后全是中国经济硬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实打实支撑。   要知道以前国际金融圈里,美国国债是公认的“无风险标杆”,其他国家发美元债都得在美债利率基础上加价,也就是“风险溢价”,连韩国、阿布扎比这种经济体都得付0.17%、0.18%的溢价,而中国这次3年期利率3.646%几乎追平美债,5年期也只高0.02个百分点,这种“零歧视”定价,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事儿的核心是全球资本用真金白银给中国主权信用“盖章”。这次发行40亿美元,全球投资者疯抢,总认购金额飙到1182亿美元,是发行规模的30倍,光5年期就被抢了33倍。   连各国央行、主权基金这种最看重安全性的机构都扎堆入场,占比高达42%,还有不少首次参与中国主权债的海外投资者,从亚洲到欧洲、中东、美国,地域覆盖得明明白白。   能有这热度,根本不是运气,而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撑着:3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常年顺差的经常账户、稳定的通胀水平,反观美国,债务突破35万亿美元,占GDP比例超130%,政治内斗还总让财政政策掉链子。   这样一对比那中国资产的“安全属性”自然凸显。以前投资者买美债是“矮子里拔将军”,现在有了信用等级相当、背后有庞大经济体背书的中国债,自然用脚投票。   这波操作还给中资企业铺了条“省钱路”。主权债的收益率曲线是企业海外融资的定价基准,国家先拿到“平价融资权”,后续中资企业再去国际市场发债,就能参照这个基准定价,不用再被索要高额溢价。   以前中资企业发美元债,光风险溢价就得多付不少利息,现在有了国家信用背书,每年能省下数百亿利息成本,这对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参与全球竞争来说,就是实打实的助力。   而且这次发行规模比2024年翻倍,还赶上美联储降息的窗口期,实现了定价息差最窄的突破,既展示了中国对国际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握,也体现了全球资本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这事儿还戳破了西方的“信用双标”。以前西方总拿“新兴市场风险”说事,给中国资产乱贴标签,现在国际投资者用1182亿美元的认购额证明,中国的主权信用早就该和美国平起平坐。   从1987年中国首次发行3亿美元欧洲债试水,到2017年重启美元债发行,再到如今实现利率追平美债,这几十年的历程,本质上是中国从“金融旁观者”变成“规则参与者”的逆袭。   这次发行在香港进行,也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让人民币国际化多了个重要支点。当中国主权债能和美债同台竞技,人民币资产在全球配置中的分量自然越来越重。   所以说这40亿美元的债券发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胜仗”。它证明了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打破了美国在全球金融定价权上的垄断,更给中资企业出海铺路搭桥。   以前美元霸权靠美债收益率曲线掌控全球资产定价,现在中国直接在对方主场实现“利率平权”,相当于在美元体系里植入了人民币资产的“信用基因”。   这不是炫耀而是实力的必然,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足够扎实、信用足够可靠,就算是美元主导的市场,也得给你应有的地位。   未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这种“信用逆袭”还会越来越多,全球金融的天平,正在悄悄向中国倾斜。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巷尾小酒馆

巷尾小酒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