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

旅途知心啊 2025-11-07 16:58:00

1992年,一新疆男子退伍后被分到供销社工作,当地百姓频繁在他这里赊账,他从不拒绝,谁料主任查账竟赊了20000多元,转过头对他说:“你走吧,”他叹气:做人不能太心软!可哪想因为别人的1个帮助,又让他做起了“好人”。   阿里木江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的小村子,家里九口人日子过得紧巴。他高中没读完就参军,部队里炼出的坚韧性格,成了后来的精神底气。   1992年退伍后,他进了和静县供销社,端上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乡亲们手头紧总来赊账,他狠不下心拒绝,默默记下每一笔欠款。   年底查账时,赊账金额竟超两万元,在当年算得上一笔巨款。他没被原谅,直接丢了工作,那段日子夜里都辗转难眠。   绝望时,供销社认识的一位老人悄悄塞来钱,劝他出去闯闯。带着这笔救命钱,他南下贵州毕节,身上只剩烤炉和十块钱。   初到毕节语言不通,生意冷清到只能啃馒头,他没打退堂鼓。慢慢摸准当地人喜好,加重辣味改进腌料,生意终于有了起色。   2002年镇远县山火,他放下生意就跟着救火,衣服都被烧坏了。拿到300元奖金后,他添了200元,全捐给了濒临辍学的大学生。   这之后,行善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医院见肾病男孩周勇没钱治病。他掏光身上两百多,还动员朋友捐款,凑齐上万元治疗费。孩子康复后,他请孩子母亲来摊位帮忙,工资给得比别人都高。   2006年,他攒下五千块找到毕节学院,想设助学金帮贫困生。学校深受感动,追加五千块设立“阿里木助学金”,后来贵州大学也跟进设立。   2007年听说大方县一所小学缺书包和国旗,他买了181个书包。骑着马翻山越岭走七个多小时,把物资送到孩子们手上。他自己过得却极简,住漏雨的旧屋,穿十几块的毛衣能穿四五年。水果专挑处理品买,鞋子捡过垃圾桶里的,日常就靠馕泡水充饥。   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他都带着烤炉直奔灾区。在灾区支起炉子,给救援人员烤热串、做热饭,一待就是十几天。   2011年,他穿着借来的西装登上“感动中国”舞台,笑容质朴又真诚。这一年,他成了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新疆老乡都叫他“好巴郎”。即便成了名人,他的羊肉串摊还在,慈善也没停下脚步。   2024年雅江县山火,他跨越三千公里驰援,买了五百斤鸡肉送一线。十多年里,他靠卖三十多万串羊肉串攒下十多万,全捐给了公益。受他资助的学生里,有人把助学金让给更困难的同学,还来帮他看摊。   网友看了他的故事纷纷留言:“真正的慈善在烟火里,不在口号里。”   还有人说:“他吃的是馕泡水,捐的是滚烫心,这才是大写的人。”   也有人问:“被善良辜负过还坚持行善,阿里木江的选择你懂吗?”   其实答案或许就在他常说的话里:帮人一把,自己心里也暖。   官方信源: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从新疆到雅江!全国道德模范阿里木江跨越3000公里送来“小心意”》

0 阅读:0
旅途知心啊

旅途知心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