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打多久我就陪多久!只要大陆战机敢越线,台军就开第1枪击落!” 台湾地区前“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2021年3月这句掷地有声的表态,当年在岛内被“台独”媒体炒成了“抗陆宣言”。 可四年过去再回头看,这句硬话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戏散了,留下的全是藏不住的真实家底。 咱们先捋捋邱国正说这话时的背景,就在他放话前一周,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刚在国会听证会上放话,称“大陆可能6年内对台采取行动,美军支援至少需要17天”。 这话一出来,岛内立马炸了锅,不少民众直言“台军撑不到美军来”。邱国正作为当时刚上任不久的“防务负责人”,赶在立委质询时抛出这句狠话,时机卡得不能再准。 表面看是给台军打气,实则是给蔡当局救火,更重要的是做给美国人看,潜台词很明显:台湾有“自卫决心”,快给我们卖武器、给支持。 可这场表演没能演到最后,2024年赖清德就职前,邱国正突然低调卸任,岛内媒体扒出他卸任前频繁与美方沟通却屡屡碰壁,核心矛盾是他不愿配合美方制定的“台海战争损耗计划”。 更打脸的是,他卸任后在私人聚会上坦言,“当年说那话是硬撑,美国从来没承诺过真会出兵,我每天都怕擦枪走火”。 从“开第一枪”到“怕擦枪走火”,这种转变不是立场变了,是藏不住的现实戳破了谎言。 喊出硬话的人自己先露了怯,那台军真能撑起这份“底气”吗?咱们看装备账本就知道。 台当局“防务部门”2025年最新披露的装备妥善率报告显示,1997年从法国采购的幻影-2000战机,如今妥善率只有64%,每架飞机平均每年要出3次故障,自列装以来已经摔了9架,5名飞行员因此丧生。 更惨的是F-5战机,妥善率低到26%,10架里只有2架能正常起飞,剩下的74%因为零配件停产,只能停在机库当“零件捐献者”。 有人说装备老没关系,买新的就行,可台当局的军购更像交“保护费”。 2025年10月,台当局宣布花30.6亿元新台币从美国买海军弹药,清单里全是舰炮炮弹、方阵快炮弹药这类二战风格的装备,真正能打海战的舰用鱼雷、反舰导弹连影子都没有。 台军方还嘴硬说“够打9年”,网友直接戳穿:“现代海战谁还靠舰炮?这是买了堆废铁当摆设”。 再往前数,2023年买的“爱国者-3”导弹,是美军2010年就淘汰的型号,拦截成功率比美军现役版本低30%;2024年买的无人机,居然被美方拆了卫星导航模块,只能用民用定位,精度差到连靶船都打不准。 装备拉胯,战时要靠的战备储备更经不起细查。2025年9月,现任“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高调宣布“台军战备存量从30天提升到120天”,还配套了1132亿元新台币预算。 可美军顾问团同期提交的秘密评估报告显示,台军2024年底的实际战备存量只能维持22天,连美方要求的30天都没达到。 更致命的是关键物资缺口,《台军战力解析》2025年7月刊文指出,台军战备血液库存仅能维持7到10天,野战医院设备缺口达40%,连简单的战场止血、手术都做不了。 所谓的“120天战备”,不过是把饮用水、压缩饼干的库存翻倍,真正能救命的弹药、油料、药品全没补齐。 对比之下,解放军的动作从来都是实打实的。2025年4月东部战区组织的“海峡雷霆”演习,全程不搞脚本演练,驱逐舰编队直接抵近台湾东部海域,舰载机实弹突击、潜艇水下隐蔽巡航,一套组合拳下来,台军雷达全程不敢开机。 有台军退役雷达兵透露,“那天我们监测到的信号比平时多三倍,根本分不清哪个是真目标哪个是诱饵”。 邱国正的硬话背后,藏着美国对台的真实算计。美国前国防部长埃斯珀在2024年出版的回忆录里直言,“对台军售首先是商业行为,其次才是战略考量”。 这话一点不假,2021年到2025年,美国累计对台军售120亿美元,可这些装备里没有一样是能改变战局的关键武器。 美方的算盘很精:既不能让台湾真有“独”的实力,免得激怒大陆;又不能让台湾太弱,否则没法牵制大陆。 说白了,就是把台湾打造成“耗材岛”,用台湾的钱赚利润,用台湾的土地耗大陆,自己坐收渔利。 民心更是站在了“台独”的对立面,国台办2025年10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提到,《联合报》民调显示,不满意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的比例从去年的43%涨到63%,60%的台湾民众主张“与大陆交流、避战”,88%的人认为“两岸必须维持沟通”。 邱国正当年的那句硬话,如今再提起来只剩讽刺,台军的装备账本、战备报表,还有岛内的民调数据,早就把“打多久陪多久”的谎言拆得明明白白。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没人愿意看到冲突,可“台独”势力的虚假宣传,只会把台湾推向危险的边缘。 资料:大陆若动用武力,台湾可以撑多久?·海峡导报 美印太司令称大陆或在6年内武统台湾 ·参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