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14票赞成解除对叙利亚相关人员制裁,中方投弃权票 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1-07 11:02:57

安理会14票赞成解除对叙利亚相关人员制裁,中方投弃权票 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解除对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化名“朱拉尼”)及内政部长哈塔卜的制裁,中方投出弃权票。决议由美国草拟,美方代表沃尔兹称,这是叙利亚“走向辉煌的新契机”,叙利亚将迎来“崭新的时代”。中方则表示,安理会应充分考虑叙利亚的反恐与安全形势,防止资金和武器流入恐怖组织。 沙拉曾领导“沙姆解放组织”,因与基地组织关联于2013年被列入制裁名单,美国当时还悬赏1000万美元通缉他。据悉,沙拉将于11月10日访问白宫,与特朗普会面,双方预计将宣布建立“反恐合作”——美方计划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设立空军基地并部署美军,以打击ISIS。 “沙姆解放组织”曾在叙利亚北部多次制造袭击事件,2013年被联合国认定为恐怖组织关联势力,制裁名单覆盖资金冻结、旅行禁令等多项措施。 美方态度的转变耐人寻味,从1000万美元悬赏通缉到主动邀访白宫,短短十余年的巨大反差,背后是地缘政治利益的重新权衡。 大马士革作为叙利亚首都,从未有过外国驻军的历史,美军计划设立空军基地,实质是试图掌控中东关键战略节点。 中方的弃权票并非中立,而是基于客观事实的负责任选择,既尊重安理会决议的程序性,又坚守反恐与地区安全的底线。 联合国数据显示,叙利亚内战已造成超过50万人死亡、1200万人流离失所,长期制裁让民生状况雪上加霜。 解除制裁本应聚焦人道主义救援,美方却借机推动驻军计划,这种将人道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引发国际社会担忧。 俄罗斯作为叙利亚传统盟友,虽投票赞成解除制裁,但明确反对任何未经叙利亚政府许可的外国驻军行为。 中东地区多国对美军新增驻军表示警惕,沙特、伊朗等国均强调应尊重叙利亚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沙拉领导的势力至今仍控制着叙利亚北部部分区域,与基地组织的历史关联并未完全切断,反恐形势依然复杂。 美方所谓“反恐合作”缺乏明确的实施细则,国际社会质疑其真实目的是遏制地区竞争对手,而非真正打击恐怖主义。 中国始终主张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叙利亚问题,多次呼吁国际社会为叙利亚重建提供支持,反对任何加剧地区紧张的举动。 安理会决议通过后,叙利亚反对派发表声明,认为解除制裁应与全国和解进程同步推进,反对单方面的势力介入。 数据显示,叙利亚目前仍有超过100个武装派别活跃,外国驻军可能引发新的势力对抗,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曙光。 中方在安理会发言中强调,制裁的解除应建立在严格的监督机制之上,确保相关资金用于民生改善而非武装冲突。 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驻军历史表明,未经主权国家允许的军事存在,往往会成为地区不稳定的新源头。 叙利亚的和平进程需要国际社会的公正参与,而非个别国家的地缘政治博弈,这是中方弃权票传递的核心立场。 国际社会应秉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尊重各国主权独立,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分歧,让叙利亚人民真正迎来和平稳定的未来。叙利亚 叙利亚政治变动 朱拉尼叙利亚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