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6的底盘没想到这么好,20多万块钱感觉买到了接近MEGA的体验:最近比较

楷瑞看汽车啊 2025-11-06 17:58:13

理想i6 的底盘没想到这么好,20多万块钱感觉买到了接近MEGA的体验:

最近比较深度的开了 i6,反而带来了很多新的产品思考:

1、底盘的悬浮感。

i6 算是标配了空悬和CDC,这个体验和过去的车型不同,从规格看大家的硬件差异性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大,过去是有没有CDC、空悬、单腔和双腔都有,就很难保证底盘的一致性。

相比下理想 i6 有类似于MEGA一样的悬浮感,但它比 MEGA 却更灵活。

它没有像轿车那么运动的贴地,但是保留了一种过细碎路面的悬浮感,但这种感觉在理想的L系列很难体验出来,这种悬浮感很奇妙,它不贴地,比如让你屁股到手臂都感受路面的变化,但它也不像SUV一样那种离地感,让你完全隔绝或者前后俯仰像船感。当然这个问题已经在 L 系列被解决,并在 i6 的表现会更好,综合它反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粗糙路面和非平整路面和 MEGA 的感受很像,隔振很干净,脚底下没有任何传递。而到了有深度的井盖底盘传递上来的包裹感也很饱满,特别是快速击穿的时候,而它的行程也比轿车更长,这点反而有优势,也促成了这种悬浮感的体验。

而它也不像 L 系列在内的 SUV 车型,过一些坡度的飞坡,前后轴在处理起伏路段收敛很快,基本后轮通过后完成行程收敛。

当然我觉得更重要还是减振器的作用,平衡感处理的更好,反而不像一种被动减振器,没有面对冲击后反复处理的过程。

这种悬浮感的表现我觉得很大程度还来自于隔音。i6 绝对是同级别少有的隔音能力,说实话我觉得 L6 换新版在中高速的时候增程器的运作带来了一些细微震动,这和 L6 的低速隔音有一个反差,大家感知比较明显。

i6 的表现到高速上也非常好,前档和 A 柱、后视镜都没有明显的风噪点,突破120km/h才会有明显变化。

2、视野与空间

i6 驾驶体验会反应这台车的定位,它开起来并不像 ET5T 或者其他旅行车,它的舒适性更接近于 MEGA 这种舒适性定位的 MPV ,这点和我预期中的i6不太一样。

视野一直是理想纯电系列的创新,我觉得i系列的外观可能具备争议性,但是如果你开上这台车,发现它的视野比 MEGA 更好,前档的横向视野很好,而且开起来也很灵活。

它的行程没有 SUV 那么长,姿态会比 SUV 更低,换回来的是 i6 的内部视野,它完全不是旅行车型,即使空悬降低后觉得它的姿态很像。但这里想表达的其实是 i6 的空间感,这种空间感不仅为了让前排驾驶者好驾驭,反而是到了第二排,它的视野和后排臀点的位置是更舒展的,不是旅行车快速的下降。

这个发现是我带了朋友试了某款车的旅行版感受到的,他们普遍认为后排舒适性太差,视野有压迫感,但 i6 反而保留了旅行车一样的外观却有比拟大五座后排的空间感,而且我坐 i6 的空间感比 L6 作为 SUV 来的更大、更舒适。

3、转向

i6 的转向我觉得理想一直没有把它调的特别家用,笨重。

你可以适当做一些激烈驾驶,速度从低往高提升,转向角和随车速增益反应在我的手力上很自然,连贯性很好。这个好处是无论在哪个速度条件下驾驶,它的灵活性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水平线上,不会感受到某个阶段阻尼的介入很突兀。城市一些激烈的连续变向,它的转向再到车身横摆的反馈都非常统一,速度和你预期车辆偏移的位置没有延迟。

4、动力匹配

i6的动力匹配上,可能我第一次上手单电机的理想,也或许是开了一些性能车型。我发现 i6 的加速踏板调教有一定延迟感,开起来相比轿车会觉得“吃力”一点,踏板行程比较长,加速介入的点比较后段,需要深踩,包括最极致的运动模式也是,在运动模式下,如果你掌握电门这台车的动力体验也可以很平顺,但绝对不是一台和性能或者运动关联起来的车。

但不运动,不意味着不好开。

和开头聊到的底盘一样,这种动力的平顺带来的转向、和悬浮感,保留了底盘的厚重感外,也保留了你连续的变向灵活性,我觉得这更为重要的是底盘调教的一致性。

这或许也是 i6 产品定位一直被忽略的地方,它的产品定位不是聚焦在大家所说的沙发大彩电,这种产品体验其实渗透到很多细节。i6 的空间感、座椅的包裹感、有更创新的造型、有更灵活的驾控,还有理想保留的智能交互和智驾体验,分开看有些有争议、有些有亮点,但组合起来体验看,所有的产品点互不冲突,反而互相映衬,我觉得这才是一款纯电产品该有的形态。

理想汽车理想i6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Up 阿璞

Up 阿璞

2
2025-11-06 23:00

26年降5万

楷瑞看汽车啊

楷瑞看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