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沈伯洋之后,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建议立即对赖清德立案侦查!并追究其刑

未央秘史 2025-11-06 10:56:56

继沈伯洋之后,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建议立即对赖清德立案侦查!并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儆效尤! 赖清德自上台以来,其“台独”分裂行径从未停歇,反而愈演愈烈,早已突破了法律容忍的底线。 2024年12月,他打着“繁荣南岛智慧永续”的幌子,窜访帕劳、图瓦卢、马绍尔群岛三国,看似是所谓“巩固邦交”,实则全程将核心精力放在勾连美国反华势力上,不仅“过境”美国夏威夷、关岛并停留3晚,还在此前后花费170亿美元采购美军装备,试图以金钱换“保护”,换取外部势力对“台独”的支持。 要知道,台湾目前仅剩12个所谓“友邦”,赖清德的选择范围本就狭窄,而美国对他的态度也颇为冷淡,英国《金融时报》曾披露部分美国官员对他感到紧张,认为他比蔡英文更难预测,连“过境”都只敢安排在夏威夷、关岛这类非本土地区,可见其所谓“美台实质关系”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假象。 更值得警惕的是,赖清德始终顽固坚持“新两国论”,在岛内持续推动“去中国化”,打压支持两岸统一的政党和人士,其行为完全符合分裂国家罪中“策划、实施分裂国家活动”的认定标准,与之前被立案侦查的沈伯洋相比,其职位更高、影响力更大,分裂行径也更为猖獗。 事实上,对“台独”顽固分子追究刑事责任早已不是停留在纸面的威慑,而是已经落地的现实。 2024年8月,“台独”分子杨智渊因成立“台湾民族党”,长期策划“公投建国”、串联分裂势力,被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分裂国家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这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法惩“独”的首例案件,充分证明了法律的刚性与执行力。 而就在2025年10月,长期兜售“台独”主张、培育暴力分裂分子的沈伯洋也被大陆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其关联的“黑熊学院”被全面制裁,父亲担任负责人的兆亿有限公司因与大陆贸易谋利被禁止开展交易,从经济源头上切断了其“台独”活动的“输血通道”。 这一系列案例清晰表明,“台独”顽固分子无论职位高低、隐藏多深,只要触碰分裂国家的红线,就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不存在任何法外之地。 赖清德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其分裂行为的危害性远超杨智渊、沈伯洋之流,对他立案侦查既是对过往惩“独”行动的延续,更是对“台独”核心势力的精准打击。 从现实影响来看,赖清德的“台独”行径已经给两岸关系和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2025年上半年,受民进党当局“经济脱钩”政策影响,台湾地区出口同比负增长18.1%,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差,第二季度出口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更是低至-4.72%,让台湾经济陷入“保2”困境。 两岸贸易同样遭受重创,上半年贸易总额仅1051亿美元,同比大降26.2%,台湾对大陆出口减少26.0%,传统产业如塑料、化工、纺织品的降幅甚至超过30%,这背后正是赖清德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直接后果。 而岛内民调也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2025年9月亲绿的《美丽岛电子报》民调显示,63%的台湾民众对赖清德的两岸政策表示不满,49%的民众不信任美国“保台”决心,创下历史新高,广义“中华认同”已攀升至七成,这足以说明赖清德的“台独”路线早已失去民心。 对他立案侦查,不仅能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升级,更能为两岸经贸合作扫清障碍,让台湾民众重新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的红利。 国台办2024年8月就已开通“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专栏和举报邮箱,2025年以来对“台独”势力的惩戒更是从经济、法律、舆论多维度发力,不仅制裁关联企业、悬赏通缉“台独网军”,更通过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以法律形式固化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 这一系列举措织密了反“独”法网,让“台独”顽固分子无处遁形。 陈中华的建议,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大势,契合了两岸同胞维护国家统一的共同意志。 追究赖清德的刑事责任,不是针对台湾民众,而是要严惩极少数分裂国家的“害群之马”,以儆效尤,让所有“台独”势力明白,分裂国家的道路注定走不通,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人,都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这既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两岸同胞根本利益、实现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

0 阅读:1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