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明年4月将访华,与特朗普前后脚到中国,要与中方谈点啥? 这两位一个是韩国在野党大佬,一个是美国前总统,凑着差不多的时间往中国跑,不可能只是单纯的行程巧合。 先得说说李在明这人的分量,他现在是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之前还当过总统候选人,民调里一度领跑得挺稳。这两年他在外交上动作不少,之前就有过 “首脑外交超级周” 的经历,一口气跟中、美、日三国领导人都见了面,对中韩关系更是多次表态,说要把两国拉回战略合作伙伴的务实轨道上。这次选在明年 4 月访华,显然是有备而来,不是随便走走看看。 从中韩关系的底子来看,能谈的实在不少。就说经贸这块,中国连续 21 年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都突破 3280 亿美元了,今年前三季度也有 2422 亿的体量。 但现在双方合作里也藏着点小疙瘩,汽车制造、造船这些传统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半导体产业链上的摩擦也没断过。李在明要是过来,肯定得琢磨怎么把这些疙瘩解开。 他之前就提过 “实用外交”,说要以韩国国家利益为中心,不能因为靠紧美国就跟中国搞对抗。这话对着中方说,就是想释放善意。毕竟韩国的半导体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三星、SK 海力士在中国都有大笔投资,要是供应链出点问题,对韩国经济打击不小。 所以他大概率会跟中方聊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说不定还会提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想借着 RCEP 的红利,把汽车零部件、化工产品这些领域的关税再往下压一压。 新兴领域的合作更是重头戏,现在中韩都把人工智能当国家战略,中国在应用层和基础设施上有优势,韩国的技术底子厚,俩家要是能一起建个联合实验室,共享点技术,说不定能突破西方的技术封锁。 生物医药这块也有基础,之前中韩都办了三年 “韩国生物医药企业中国行”,江苏自贸区还专门有生物医药开放的政策,李在明保不齐会推动更多这类项目落地。 其中绿色经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韩国现代汽车早就把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基地建在广州了,双方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上的合作一直没断过。 加上两国都在推进碳中和,绿色金融、碳市场这些领域的协作空间大得很。李在明要是能在这些实打实的合作上拿出点方案,不管是对韩国企业还是他自己的政治口碑,都是加分项。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银发经济,韩国比中国早步入老龄化社会,在适老产品、养老服务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中国这边未来几年预计能释放近 40 万亿的服务消费需求,其中银发经济占比能到 55%。 之前辽宁就搞过东北亚银发经济合作活动,拉着韩国一起建生态圈。李在明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说不定会提两国联合搞适老产品标准,再建几个地方合作示范区,把韩国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捏到一块儿。 再把特朗普掺和进来看看,这事儿就更有嚼头了。特朗普之前已经放话说明年初要访华,虽然中方还没给明确回应,但他这时候提出来,显然是盯上了中美经贸这块肥肉。而韩国夹在中美之间,向来都是左右为难。李在明选在特朗普之后访华,多少有点 “接棒” 沟通的意思。 他肯定得跟中方表个态,说韩国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毕竟共同民主党一直主张平衡外交,不像现政府那么亲美。 之前李在明就说过,韩美同盟虽然重要,但不能把所有筹码都押上去,跟中国的关系同样关键。这话既是说给中方听,也是说给韩国国内和美国看的,毕竟特朗普要是跟中国谈经贸、谈地区安全,韩国的立场太关键了。 朝核问题估计也得聊两句,李在明之前就提过要恢复韩朝军事热线,停止互相刺激的行为。中方在半岛问题上一直有话语权,想推动南北对话,没中国支持肯定不行。 他这次过来,大概率会问问中方对半岛局势的看法,能不能帮着搭个桥、牵个线,这既符合韩国的安全利益,也能让他在国内捞取外交分数。 另外,李在明现在的民调虽然还领先,但优势已经从之前的 12.8 个百分点缩到 7.7 个了。这种时候搞一次成功的对华访问,拿出点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比如促成几个企业合作项目,或者在某个争议领域达成共识,能直接拉动支持率。毕竟韩国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经济民生,能从中国市场里赚到钱、拿到合作机会,谁都不会反对。 这么一捋就清楚了,李在明这趟访华,本质上是 “务实” 二字打底。经贸上要稳住现有合作、开拓新空间,外交上要平衡中美关系、争取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支持,国内政治上还要借外交成果巩固自身地位。 而跟特朗普前后脚到访的时间差,更让这次访问多了层微妙的意味,既得呼应美国在地区的影响力,又得守住对华合作的基本盘。 归根结底,不管是李在明还是特朗普,来中国谈的核心都是利益。只不过李在明更侧重中韩之间的 “互利”,想把两国从竞争摩擦里拉回合作轨道。特朗普则大概率盯着 “单边获益”,想在经贸上捞点好处。 而中国这边,正好能借着这两次访问,把对韩、对美关系的节奏都捋一捋,毕竟在东亚格局里,这三方的互动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