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拒用王家卫:成年人的世界,没人惯着“慢”的任性 向太一句“绝不录用王家卫

经略故事馆 2025-11-06 10:02:09

向太拒用王家卫:成年人的世界,没人惯着“慢”的任性 向太一句“绝不录用王家卫”,直接戳中了多少打工人的痛点——这年头,谁还没被“拖延症”和“过度追求完美”坑过?这话听着犀利,却实在得让人没法反驳。 了解王家卫的都知道,他拍戏出了名的“慢”。拍《一代宗师》磨了八年,拍《2046》耗了五年,演员进组时还是单身,杀青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不是说慢工出细活不对,可放到商业社会里,这种“不计成本的慢”,真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 向太的顾虑太真实了:影视行业本就是高风险投资,剧组几十上百人等着开工,场地、设备、演员片酬天天在烧钱,王家卫不管这些,只顾着自己打磨细节,投资方可能早就扛不住资金压力了。就像咱们上班,领导让你一周交方案,你非说要打磨一个月,哪怕最后方案再好,耽误了项目进度,照样得挨批。 最扎心的是,王家卫的“慢”,背后是无数人的牺牲。梁朝伟拍《阿飞正传》,一场戏拍了几十遍,最后还被剪得只剩一个背影;张震为了《一代宗师》学八极拳,练到拿了全国冠军,戏份却没多少。这些演员的时间和精力,在他的艺术追求里,似乎成了可以无限消耗的成本。 咱们普通人也深有体会:身边总有那种“慢半拍”的同事,合作项目时迟迟不交活,理由是“还没完善好”,最后全组人跟着熬夜赶工;也见过有人做事追求“极致完美”,纠结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耽误了整体进度。不是说不能追求质量,可成年人的世界,讲究的是“效率与效果兼顾”,没人有义务为你的“任性慢”买单。 向太的话虽然直接,却道出了职场真相:艺术不能脱离现实,追求完美也要有底线。王家卫的电影确实经典,但他的拍摄模式,注定只能是小众特例,没法复制到大众商业项目里。就像咱们普通人,偶尔慢下来打磨自己没问题,但要是一直不顾节奏、不计成本,迟早会被现实淘汰。 其实大家反感的不是“慢”,而是“无底线的慢”和“不顾他人的自我”。无论是拍戏还是上班,尊重别人的时间、守住该有的节奏,才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向太的“绝不录用”,与其说是针对王家卫,不如说是给所有“拖延症”和“完美主义过剩”的人提了个醒:这个世界,从来不会惯着你的任性,要么学会兼顾效率与质量,要么只能接受被淘汰的结局。

0 阅读:45
经略故事馆

经略故事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