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法打了!乌克兰被17完俄兵猛攻,退路只剩一条死亡走廊。2025年11月初,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的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成为俄乌冲突的焦点,17万俄军重兵围城,乌军仅靠一条15公里宽的通道维持补给,这条被士兵称为“死亡走廊”的路线已成为生存与毁灭的象征。 俄军在城外三面合围,围而不攻,西边留出一条窄口成了火力陷阱,通道两侧密布炮兵阵地和无人机侦察系统,天上在盯,地面在算,车子一进去,五分钟不到就落下多重火力,交叉覆盖,夜里运物资的卡车成功率不到三成,伤员后撤需穿越雷区与炮火封锁,速度被拖住,后勤已经出现失衡,这条线断一截,前沿的口粮和弹药就会跟着卡住,俄方打法在换,从大队形正面推进转成小股渗透进城,楼与楼之间贴着墙走,巷口设观察点,空中给坐标做精确打击,乌方的防御层被一点点拆开。 泽连斯基在公开场合承认战场压力很大,说俄方兵力约是乌方的八倍,部队没有被完全合拢,他还在压线稳住前沿,守住关键段,乌方把特种分队推上去,黑鹰行动这个名字被提到,用直升机机降,把人放到节点去抢控制权,情报局长布达诺夫到了前线亲自盯,欧洲的军援在2025年下半年降了四成,弹药从一天三百发掉到八十发,步兵手里的轻武器去顶装甲车辆,街区里面这种差距更难扛,红军城里超过一半的区域成了灰色地带,控制权按街道来算,早上还在,傍晚又换。 视线从街口拉到地图,战役背后指向线路图,红军城是顿巴斯的铁路枢纽,车流和补给在这里交汇,丢了这点,乌军东边那条线会松动甚至断开,俄军的箭头就能指向克拉马托尔斯克这些重镇,俄方把工厂转到战时节奏,月里能出一千五百架无人机,两千枚制导炮弹,乌克兰在征召上越拉越宽,六十岁的老人进名单,外部也跟着被牵动,俄罗斯石油设施遇袭,全球油价被推高,中欧班列绕路,多出来的是运输成本,外溢的影响一步步扩散。 城里的人道压力在增加,乌克兰平民的伤亡对比2024年上升三成,能源设施被系统性破坏,两百万家庭面对冬季断电风险,联合国的援助资金从2022年的四十亿美元降到十一亿美元,生存条件变得更难,俄方放出劝降的选择,泽连斯基坚持抵抗,现场的状况在提醒,谈判这条路有可能把伤亡往下压。 红军城一役不只比拼战术,也在消耗意志,这条被称作死亡走廊的路段经历过密集火力,留给外界的信号更像一张清单,谁能把后勤的线拉稳,谁能把外部支持维持住,往往比兵力多少更关键,补给车能不能进,撤伤能不能出,带来的影响会沿着时间慢慢放大,和平谈这件事要重新点火,还要冲突双方坐下来,国际社会拿出配套,才有可能把局势往稳定那边推去。 参考资料:《网易新闻》、《搜狐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