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成中国的德国外长,主动给中方打来电话,王毅外长给他上了一节“历史课” 本周

巷尾小酒馆 2025-11-05 16:36:05

没来成中国的德国外长,主动给中方打来电话,王毅外长给他上了一节“历史课” 本周一,中国外长王毅应德方请求,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通电话。 通话中,王毅外长重点提到了台湾问题,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不仅仅简单的外交通话,分明是德方自己踩了红线又急着找台阶下,结果被中方用历史和现实怼得明明白白。   是瓦德富尔自己拎不清,想在台湾问题上玩“两头讨好”的小聪明。他本来定好2025年10月26日访华,算盘打得噼啪响:一方面要跟中方谈稀土出口管制,毕竟德国汽车、半导体产业90%的稀土都靠中国供应,2025年中方两次管制直接卡了德国传感器、电动机的脖子。   另一方面又想在欧洲政治圈刷存在感,出发前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转头就扯“德国自己决定怎么实施”“反对用武力改变现状”,故意回避“反对台独”这个关键,把一个中国原则掏空成了空话。   这种“又要好处又踩红线”的做派,中方根本不吃这套。10月24日外交部直接驳斥,说不提反台独就是纵容分裂,紧接着德方就宣布访华推迟,说白了就是中方没安排高层会晤,让他的访问成了“无效出差”,只能灰溜溜取消。   更让瓦德富尔坐不住的是“对比杀”。他这边访华黄了,法国总统马克龙那边却传来消息,中国驻法大使明确说“马克龙访华没障碍”,还要带企业代表团谈经贸合作。   欧盟里德法本来就暗中较劲,法国要是先拿下高规格访华,德国在欧洲的话语权都得受影响。加上德国国内早炸了锅,2025年前八个月中国刚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1634亿欧元,大众、宝马每四辆车就有一辆卖给中国,企业界天天催政府别搞政治闹剧。   德国媒体直接骂他“脱离实际”,连执政联盟的社民党都批评他“发出不良信号”,瓦德富尔这才急了,10月27日赶紧放话“要尽快通话重排行程”,从之前的“摆架子”变成了“求对话”。   等到11月3日通电话,王毅外长直接用历史戳破了他的虚伪。那句“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可不是随口一提,当年两德统一时,中国是最早表态支持的国家之一,没提任何附加条件,反观现在德国,却在台湾问题上玩文字游戏。   王毅外长这话潜台词太狠:你们当年盼着统一,我们全力支持!现在我们要维护领土完整,你们却含糊其辞,这算哪门子道理?瓦德富尔当场就软了,赶紧解释“德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没变”,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德国自己尝过四十多年分裂的苦,柏林墙倒塌时的举国欢腾还在记忆里,王毅外长拿这段历史说事,等于用德国自己的经历堵他的嘴,让他没法再装糊涂。   这通电话本质是中方给德方上的“双重课”。历史课讲的是“同理心”,现实课讲的是“利益绑定”。   王毅外长早就说过“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中欧问题”,中方特意给欧洲企业开了“快捷通道”,上半年六成欧盟企业都拿到了许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企业也顺利拿到了审批,说白了就是给足了合作诚意,但前提是你得尊重我的核心利益。   瓦德富尔想谈稀土、谈经济,却不尊重台湾问题,这就是本末倒置。现在德国总理默茨正想靠对华合作重振经济,自己还计划访华,瓦德富尔要是把关系搞僵,别说稀土问题解决不了,连总理的访华铺路都得黄。   所以瓦德富尔主动打电话根本不是“懂礼貌”,是被现实逼的。德国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稀土,中国也需要稳定的中欧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   王毅外长的“历史课”,既是提醒德国别忘本,也是划下红线:想在核心利益上打擦边球,门都没有!真想合作,就得拿出诚意,别搞“麦克风外交”那套虚的。   这通电话后瓦德富尔能“适时访华”,但要是还拎不清,下次可能就不是推迟行程这么简单了。毕竟在国家主权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德国该懂这个道理,当年别人帮你圆了统一梦,现在也该站在公道这边。   (每期带大家了解一点不一样,点赞关注,主页的内容更加精彩!)

0 阅读:1
巷尾小酒馆

巷尾小酒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