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国科大杭科院的芳香胺重大化学成果,真不难懂这事热度很高,但大伙都是看热闹,

烨华聊商业 2025-11-05 13:07:08

解释下国科大杭科院的芳香胺重大化学成果,真不难懂

这事热度很高,但大伙都是看热闹,模糊知道是化学反应的事,但稍具体的细节就不明白了。主要还是需要基础知识,其实这成果牛逼就在于,它居然不需要太复杂的基础知识,算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超级重大发现。所以一些稍懂点的生化学生捶胸顿足,我也怀疑过啊,为啥不是我发现的,真不难......

张夏衡团队自然论文标题是《N-硝基胺介导的直接脱氨官能团化》,直接劝退大部分读者,都只剩八卦了。但不用怕,一步步拆解就行了。新闻里说这是芳香胺有关的重大成果,解释清楚它就行了。

芳香胺(aromatic amine)不是一种分子式,而是一类物质,共同特征是“氨基直接连在芳香环上”,通式为Ar–NH₂,“–NH₂”就是氨基,不难懂。Ar是芳香环,如苯、萘、吡啶、噻吩等等。最简单的芳香胺是苯胺,结构式C₆H₅NH₂。

芳香胺的好处是,它非常易得,且便宜、量大、品种多。所以,就用它当化学反应原料,做一些精细的东西,制药什么的。这些化学反应,有个重要名词“官能团”。

-NH₂就是一个官能团,它可以换成另外一个东西,如-Cl,这个动作叫“官能团化”。例如,把苯胺的苯环上连的 –NH₂换成 –Cl,就得到“氯苯”。除–Cl,还有很多种官能团,–Br、–I、–OH、–CN、–F、–NO₂等等,非常多种。换完了,芳香胺就变成“芳香衍生物”,可以直接用,往往是进一步处理,做出精细的药物、催化剂之类的。但变芳香衍生物这步是必须的。

但是,这步全球工业界一百多年来都是用一种可怕的、易爆炸的、缺点无数的“重氮盐”路线来干的,由于“没想到的”原因。例如一开始摸索出了这种复杂办法,但它能管用、能赚钱,虽然麻烦但大家都这么干,可能各种科学发现很多加世界大战,没人去想别的办法。时间一长,大家也忘了怎么回事了,就这么干吧,这这条路线上搞优化。搞到后来,就成了唯一普适的办法。写进教科书里,“芳香胺的重氮盐官能团化”,第一步到第八步,教好多节课。无数人学过了,都以为是一个大招,搞这么复杂,真牛逼啊,前辈探索不容易。

重氮盐路线,原料是三个,芳香胺(Ar–NH₂) + 亚硝酸钠(NaNO₂) + 盐酸(HCl)。先来个低温重氮化(0 – 5 °C),反应方程是:

Ar–NH₂ + NaNO₂ + 2 HCl → Ar–N₂⁺Cl⁻ + NaCl + 2 H₂O

这个Ar–N₂⁺Cl⁻就是“芳基重氮盐”,正电荷挂在氮上,极端活泼,易燃易爆炸。后面的反应动作,就是把–N₂⁺Cl⁻替换,如加CuCl,得到Ar-Cl,N₂气体冒出;别的官能团化反应也类似。

重氮盐路线的分子式和反应式本身不复杂,就是这个重氮盐容易出事。干燥的重氮盐撞击、摩擦、升温都会爆炸,几克就能把玻璃震碎。必须零度以下操作,工业大规模生产需要昂贵的冷冻釜,废水含大量NaCl、HCl,工艺路线长、风险高。

自然的疑问是,能不能直接对芳香胺进行“官能团化”把氨基换成“ –Cl、–Br、–OH、–CN”这些官能团?还真不行。因为–NH₂ 离去需要断裂 C–N 键,而氮的电负性高、键能大,没有“外力”几乎不断,所以它是“极差离去基团”。只有上大招,把–NH₂换成N₂⁺ 这样的气体离去基团,才能让C–N 键瞬间断裂,官能团化顺利进行。

最新《自然》论文就是说,这事其实特简单,重氮盐路线太麻烦了!把它换成“N-硝胺路线”就行了。把中间产物“重氮盐”换成“N硝胺”。

N-硝胺指的是氨基(–NH₂)中的一个氢被硝基(–NO₂)取代后形成的官能团,通式为:R–NH–NO₂。例如最简单的是苯基-N-硝胺:C₆H₅–NH–NO₂。

这个路线的原料是:芳香胺+HNO₃ 。后者就是廉价硝酸,随便弄。反应式是:

Ar–NH₂ + HNO₃ → Ar–NH–NO₂ + H₂O

然后就用Ar–NH–NO₂去和CuCl这些东西搞,就把–NH–NO₂换成-Cl,都一样,非常多种。

好处就是室温、安全、量大管饱,原料都是随便弄的,成本几十分之一。反正是什么都好,除了简单得难以置信。

0 阅读:0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