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为什么敢和中国硬碰硬?大家都觉得是有美国撑腰,错了!这都是其次,重要原因是荷

史之春 2025-11-05 10:57:49

荷兰为什么敢和中国硬碰硬?大家都觉得是有美国撑腰,错了!这都是其次,重要原因是荷兰仗着自己在半导体产业链的特殊位置,飘了!毕竟荷兰手里攥着阿斯麦,全球高端光刻机几乎被它垄断,这让荷兰觉得自己有“拿捏别人的资本”。   要知道,荷兰阿斯麦的光刻机可不是普通的工业设备,造芯片离了它就像做饭没了灶台,尤其是高端芯片,比如手机里的7纳米芯片,全世界目前只有阿斯麦的EUV光刻机才能造出来。而且,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里,阿斯麦一家就占了九成以上份额,EUV机型更是100%垄断,没有第二个牌子能替代。   正因为手里有这么硬的底牌,荷兰才觉得中国离了它不行。2023年的时候,光阿斯麦卖给中国的设备就有80亿欧元,占了它全年收入的近三成,后来中国客户怕被限制,提前囤货,这比例一度涨到快一半。   荷兰一看,中国市场这么依赖自己,又没人能替代阿斯麦的位置,自然就觉得腰杆硬了,敢跟着美国对咱们搞出口限制。2023年9月开始,先是最先进的光刻机不让卖,后来连稍微普通点但能造7纳米芯片的机型也得申请许可,审批还卡得特别严。这种“吃定你”的心态,比美国的撑腰更让荷兰有底气,说白了就是仗着手里的“独门武器”飘了,觉得能拿捏住中国的产业链命脉。   可荷兰没料到,这种短视的“硬刚”很快就让自己尝到了苦头,最先倒霉的就是它引以为傲的阿斯麦。中国见荷兰不让买高端光刻机,干脆掉头大力搞自主研发,上海微电子这些企业卯着劲攻关,2025年已经造出了28纳米的光刻机,送进工厂测试准备量产了。   虽然这还比不上最先进的EUV,但已经能满足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这些成熟制程的需求,国内近三成的成熟工艺芯片产能都靠国产设备撑着。更关键的是,国产光刻机比阿斯麦的便宜四成,维护起来还方便,中国芯片厂自然慢慢减少了对阿斯麦的采购。阿斯麦自己都预测,2026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会从以前的近一半跌到只有10%到20%,这一下就少了几百亿的收入。   荷兰政府还干了件更糊涂的事,为了讨好美国,居然强抢中国企业的资产。2025年9月,荷兰看守政府用一部几十年前的老法律,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中国闻泰科技花300多亿买下的安世半导体,还把中国籍CEO给撤了。他们以为这是拿捏中国的筹码,没想到反而捅了马蜂窝。   安世半导体的零件是全球车企的“刚需”,80%的后端加工都在中国,荷兰这边一断供,宝马、大众这些欧洲车企立马就慌了,生产线都快停了,巴西的汽车厂甚至预警说两三周内就得停工。德法意三国急得直接给荷兰下最后通牒,限它11月10日前解决问题,不然就绕开荷兰保障供应链,荷兰在欧洲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中国的反制更是精准打在了荷兰的七寸上。12月就要生效的稀土出口新规里明确说了,含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得申请许可才能出口,而阿斯麦造光刻机根本离不开中国稀土——EUV机器的镜头抛光要用中国的铈基材料,电机里的稀土磁体占了成本三成多,全球九成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手里。   这一下等于掐住了阿斯麦的生产命脉,现在阿斯麦不仅担心良品率下降,每天还得承受230万欧元的损失,荷兰经济靠着阿斯麦和安世半导体这两大支柱,这下俩支柱都晃了。   更让荷兰后悔的是,中国市场的韧性远超它的想象。安世半导体被抢后,中国厂区直接宣布独立运营,第三季度收入还创了新高,中国市场占了近一半份额,根本没被荷兰的操作打垮。   而国产光刻机的进展越来越快,上海微电子计划2026年推出能覆盖七成成熟制程需求的设备,以后中国对阿斯麦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小。荷兰这才发现,自己仗着的垄断地位根本没那么牢固,所谓的“拿捏资本”,其实是一戳就破的泡沫。   说到底,荷兰敢硬刚不是因为美国给了多大胆子,而是被短期的垄断利润冲昏了头,觉得能靠光刻机卡住中国的脖子。可它忘了,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把最大的市场逼到自己搞研发,最后只会砸了自己的饭碗。现在阿斯麦的订单掉了,欧洲盟友怨了,自家经济亏了,这都是“飘了”之后必须付出的代价,再想回头缓和关系,恐怕也没那么容易了。

0 阅读:393

猜你喜欢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