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国首次下达追杀令:遇见此人不分时间和地点,也无需审问,当场发现当场

千浅挽星星 2025-11-04 16:50:36

1987年,我国首次下达追杀令:遇见此人不分时间和地点,也无需审问,当场发现当场击毙。而让我们追杀的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国安处的俞强声。   1985年的一个冬夜,时任北京市公安局某处处长的俞强声,在其办公室做出了改变命运的决定,他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一条加密电话联系上了美国中央情报局。   他报出的内部代号让美方瞬间紧张起来,身为出身革命家庭的高级干部,他掌握的情报无疑具有极高的价值。   这名特工就是金无怠,他在美国情报系统工作数十年,曾参与朝鲜战争期间的情报分析,深受信任,他的存在,是中国情报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   俞强声提出的交换条件是政治庇护和巨额资金,在第三国的豪华酒店内,美方从怀疑转为震惊,最终在俞强声提供的详尽细节面前确认了情报的真实性。   这笔交易的后果是毁灭性的,金无怠的身份暴露后被迅速逮捕,不久后在狱中自杀,用生命的终结保守了最后的秘密,他成了这场交易最直接的受害者。   而交易的发起者俞强声,也并未获得真正的安宁,中国安全部门很快锁定了他为泄密嫌疑人,一场跨国追逃随即启动,他利用职务便利提前获知了风声,抢先行动。   他经由香港成功逃往美国,并在美方保护下生活,但他从此活在持续的追捕阴影中,不断变换住所,行动极为谨慎。   最终的结局在1987年到来,俞强声从保护人员的视线中失踪,数日后遗体出现在海滩,他的名贵装束与假身份形成了巨大反差,也为这场交易画上了句号。   这一事件也暴露了当时跨国追逃的困境,在冷战末期,中美之间缺乏完善的司法协作机制,加上美方对俞强声的保护,让中方的追捕行动面临巨大阻力。   尽管困难重重,中国派出的行动小组还是通过不懈努力,最终锁定了俞强声的位置,这展现了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也为后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该案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教训,它催化并推动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追逃追赃合作体系的进程。   俞强声案的核心是一场代价沉重的交易,它不仅导致了个人的毁灭,更在国家层面敲响了警钟,历史证明,任何背叛国家利益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  主要信源:(西陆网——中国当代第一红色谍王 竟惨被叛逃高官害死)

0 阅读:81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