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悲哀!巴西9岁男孩用刀捅死母亲,母亲不仅没责怪,临终前还在恳求:“过来最后抱我一下吧,我活不成了!” “妈妈,我恨你!”九岁男孩手中的刀闪着寒光,而倒在地上的母亲却用尽最后力气张开双臂:“过来,让妈妈最后抱抱你……” 这是发生在巴西圣保罗的真实事件。2024年9月底的某个傍晚,37岁的卡琳像往常一样呼唤在街上玩耍的儿子回家。 九岁的男孩正和伙伴们追逐打闹,第一次,男孩假装没听见。第二次,他的脚重重踢飞了路边的石子。当卡琳第三次走来,语气变得严厉时,男孩突然转身冲进屋内。 “你就知道管我!我恨你!”这或许是每个孩子在气头上都会说的话。但这一次,男孩居然径直走进厨房,拿起一把刀,藏在衣袖里。邻居后来回忆,曾听见母子俩在屋内争吵,内容无非是关于回家时间这样的小事。 谁也没想到,一场因回家时间引发的普通争执,会演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当19岁的哥哥听到动静冲出门时,却看到母亲卡琳倒在血泊中,而9岁的弟弟站在一旁,手里还握着刀。 更让人心碎的是卡琳接下来的反应,她没有呼救,没有责备,甚至没有在意自己的伤势。这位37岁的母亲看着眼前年幼的儿子,说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过来,最后抱我一下吧,我活不成了。” 救护车虽然到了,却再也唤不醒一个母亲的生命,卡琳被送到医院后宣布不治身亡。而那个挥刀的儿子,此刻正由亲戚照看,根据巴西法律,12岁以下儿童不负刑事责任。 事后,据哥哥透露,弟弟性格暴躁,平时被批评时就会表现出攻击性。 其实,现在很多家长只注意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吃饭穿衣,却看不到他们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面临各种压力,学业竞争、朋友关系、家庭期望,而他们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却远远跟不上。 九岁的男孩,本该在犯错时学会道歉,在受挫时学会坚持,在愤怒时学会控制。但显然,没有人教会他这些。他的情绪就像没有安全阀的高压锅,终有一天会爆炸。 卡琳平时靠经营一家店铺为生,也许她终日忙于生计,无暇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她发现儿子性格暴躁时,可能以为这只是男孩调皮的表现,长大后自然会好。 这种误解很常见,多少父母把孩子的情绪问题简单归类为“不听话”、“脾气坏”,然后用惩罚来应对,结果却是恶性循环。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小,小到一次被批评、一个不满的眼神,都可能在他们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大人也别总以为孩子还小,闹脾气很正常。今天他踢石子发泄不满,明天可能就会做出更极端的事。情绪管理这门课,真的等不起。不是要每个家长都成为教育专家,但至少要学会看懂孩子的“求救信号”,当他摔门而出时,当他顶嘴赌气时,其实都是在说“我心里难受,你们看见了吗?” 生活再忙,也请每天留出十分钟,放下手机,认真听听孩子今天过得开不开心。别让忙碌成了忽视的借口,别等悲剧发生才后悔莫及。毕竟,这样的悲剧,毁掉的不止一条生命。那个永远失去母亲的男孩,往后余生都要活在那一刀的阴影里。 信源: 贵阳晚报2025-11-02——不满被催促回家,9岁儿子持刀刺死妈妈……临终前,她对孩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给我最后一个拥抱吧” 文|一阳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