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称台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与美国,不是谈不谈得拢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得谈。崔天凯一句话讲穿现实:美国压根不想和中国来场真心实意的对话。 当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掷地有声地说出“中美之间不是谈不谈得拢的问题,而是美国根本无意开展真心实意的对话,台湾问题只是表象”时,这句话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中美关系看似复杂的表象,直指核心症结。 长久以来,国际社会总在讨论中美对话的可能性,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前提——对话的基础是双方都有真诚沟通的意愿,而美国,从始至终都缺乏这份意愿。 崔天凯口中的“台湾只是冰山一角”,绝非空穴来风,回顾美国的对外战略史,不难发现其打压崛起力量的套路从未改变,冷战时期,面对苏联的威胁,美国没有选择坐下来协商共存之道,而是掀起军备竞赛,抛出“星球大战”计划。 即便该计划在技术层面并不成熟,美国依然强迫苏联跟进,最终让苏联军费占比飙升至GDP的15%以上,经济结构彻底失衡,民生发展停滞不前。 与此同时,美国还联合盟友压低石油价格,切断苏联的经济命脉,全程没有一丝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想法,目标只有一个——彻底整垮对手。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GDP一度达到美国的70%,汽车、半导体产业更是对美国企业形成压制,此时的美国,同样没有用对话来平衡两国经济关系,而是以“盟友”之名行打压之实。 1985年,美国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看似解决贸易逆差,实则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出口成本激增,1986年的《美日半导体协议》,更是直接限制日本芯片出口,让日本半导体全球市场份额从50%暴跌至20%以下。 最终,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陷入“失去的二十年”,从苏联到日本,美国的逻辑始终清晰,只要威胁到其霸权地位,无论是否为盟友,都不会有真心对话的机会。 如今,这一套路被完整复制到中国身上,2025年特朗普连任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至145%,将50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甚至公开宣称“中国休想大规模生产AI芯片”。 不仅如此,美国还出台严苛管制新规,只要芯片含美国技术超50%,就禁止卖给中国,同时施压荷兰、日本等国禁售光刻机,试图彻底切断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核心设备供应。 在这一系列打压行动中,所谓的“中美对话”更像是一种伪装,2025年的日内瓦会谈、斯德哥尔摩会谈,最终只取消了部分关税,核心的科技封锁、产业打压政策丝毫未松动,美国想要的,从来不是平等合作,而是霸权式的控制。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没有像苏联那样陷入被动,也没有重蹈日本的覆辙,凭借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以及不服输的韧劲,中国企业不断突破技术壁垒。 2025年,华为昇腾910系列芯片出货量超70万颗,远超美国预判的20万颗,中芯国际14nm芯片产能突破2万片,打破了部分技术垄断。 而美国的封锁,反而让自身陷入困境,美股半个月内蒸发4万亿美元,国内家电、汽车价格上涨,民众甚至出现囤货现象,这恰恰印证了“封锁并非解决问题,而是耍流氓”。 美国总把台湾问题、芬太尼问题、南海问题当作搅局的工具,可即便没有这些问题,它也会找到其他由头打压中国,其《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真实诉求更是暴露无遗。 要求中国永远停留在“低端产业链”,只生产袜子、玩具等低附加值产品,禁止涉足芯片、AI等高科技领域,本质上是想让中国“放弃发展、任其摆布”。 崔天凯的话之所以振聋发聩,是因为它戳破了美国的虚伪面具,中美之间的核心矛盾,从来不是某个具体问题,而是美国无法接受中国的崛起。 当美国一天不放弃霸权思维,真心对话就无从谈起,而中国,早已看清这一现实,正以自主创新为武器,在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待中国真正站稳脚跟,美国或许才会明白,真心对话不是选择,而是唯一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