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突然宣布了。 在接受谢寒冰专访时,他把话说得很直:

士气沉沉 2025-11-04 11:08:36

[微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突然宣布了。 在接受谢寒冰专访时,他把话说得很直:“‘中国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认同”,“‘中国人’的表述就是炎黄子孙”。 这几句看似简单的大白话,在台湾岛内政治语境下,无异于一声惊雷,瞬间引爆了舆论场。 这不仅仅是个人观点的表达,更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接剖开了国民党内部乃至整个台湾社会那个讳莫如深、却又无法回避的“统独之争”,把所有遮掩和模糊都撕开,赤裸裸地摊在了阳光下。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一个国民党的副主席,重申“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但在今天岛内的政治氛围下,这恰恰成了最需要勇气的事情。 这些年来,为了选票,为了在民进党构建的“本土化”话语体系中生存,国民党在身份认同这个问题上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爱你在心口难开”。 这种策略不仅没有赢得中间选民的好感,反而让自己的基本盘感到困惑和失望。张荣恭的这番话,就像是在迷雾中突然点亮的一盏探照灯,强行让所有人看清那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是谁? 这番犀利的发言,绝非一时兴起的口舌之快。就在不久前的10月22日,台湾光复80周年研讨会上,张荣恭就已经当众发飙,痛批民进党当局刻意淡化“光复节”的行径。他的质问掷地有声:“日本投降书白纸黑字写着台湾归还中国,现在有人连这段历史都要改写?” 这一问,问的是历史,敲打的却是现实。民进党这些年来,通过修改课纲、降低纪念活动规格、操弄“去中国化”议题,试图一步步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结,将“光复”偷换概念为“终战”,其背后的政治用心昭然若揭。张荣恭的言论,正是对这种历史修正主义的最直接反击。 他的这番表态,也让人想起了国民党的历史。从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回中国版图,再到连战先生在2005年顶着巨大压力展开“破冰之旅”,国民党在历史上始终与“一个中国”的立场紧密相连。 张荣恭此刻重提“中国人”的身份,实际上是在呼唤国民党找回自己的“根”和“魂”。当一个政党连自己是谁都说不清楚的时候,又怎么能指望选民相信它、追随它呢?这番话,既是对民进党的宣战,也是对国民党内部的一种警醒和鞭策。 当然,这颗炸弹投下后,国民党内部必然是暗流涌动。那些习惯于在“统独”之间走钢丝、试图讨好所有人的“聪明人”,此刻恐怕坐立难安。 他们担心张荣恭的“直白”会吓跑那些对“中国人”身份感到疏离的年轻选民,会让国民党在选举中更加被动。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它反映了国民党长期以来的路线困境:是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哪怕暂时失去选票;还是继续模糊化,以求苟安? 张荣恭用他的行动给出了答案,但国民党作为一个整体,是否会跟随他的脚步,还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这把“手术刀”剖开的,不仅仅是国民党的病灶,更是整个台湾社会的深层焦虑。几十年的政治操弄和意识形态对立,让身份认同成了一个高度敏感和分裂的话题。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去中国化”的教育下长大,对“中国人”这个身份感到陌生甚至排斥。张荣恭的言论,强行将这个被刻意回避的问题拉回公共讨论的中心,迫使人们去面对、去思考。 这无疑会带来阵痛,会引发激烈的争论,但或许,只有经过这样一场彻底的“刮骨疗毒”,台湾社会才能走出身份认同的迷宫。 张荣恭的这番话,究竟是给迷茫的国民党指明方向,还是会让它本就复杂的内部局面更加失控?这股由历史和现实交织而成的旋风,最终会将台湾的政治格局带向何方? 这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被各方势力小心翼翼掩盖起来的核心问题,已经被摆上了台面,再也无法回避。对于这场由身份认同引发的政治风暴,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0 阅读:479

评论列表

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

2
2025-11-05 18:21

在大陆繁荣富强强大实力吸引下,台湾民意陆,特别是年轻人会更多心向大陆!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