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被扒后,民进党恼羞成怒,痛批馆长造假! 一桩围绕台湾政治人物赖清德相貌的

繁梦间 2025-11-05 15:42:17

老“底”被扒后,民进党恼羞成怒,痛批馆长造假! 一桩围绕台湾政治人物赖清德相貌的争议,近期从网络热点演变为一场政治风波,台湾网红“馆长”在福建的一场寻根之旅,因发现一位与赖清德外形酷似的地方人士,引爆了舆论,事件的焦点,也从单纯的相貌相似,迅速转向一场关于真实、血缘与认同的复杂博弈。 这场风波的源头,是一次带有明确叙事目标的“相似性展演”,11月3日馆长前往据信是赖清德祖籍地的福建平和县心田村,他在那里找到了当地赖氏宗亲会秘书长赖瀚钟,并因两人体型与外貌上的相似,惊呼这正是“血缘不会骗人”的证据。 这场“发现”并未就此打住,为了让这种相似性更具传播力,馆长团队对赖瀚钟的照片进行了关键的“再创作”,他们通过技术处理,为本身秃顶的赖瀚钟,P上了一顶模仿赖清德发型的假发,这个举动成功让“相似”升级为网络上的“一模一样”,将一个地方性观察转化成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符号。 面对这种被建构出的视觉效果,民进党阵营发起了精准的舆论反击,一场围绕“假发”的焦点争夺战就此展开,民进党立委赖瑞隆直接批评馆长的行为是“P图造假”,目的是“蹭赖清德流量”,并定性此举“非常不恰当”。 亲绿媒体也紧随其后,着重强调赖瀚钟本人并没有头发,照片中的发型与现实中“天差地别”,这种策略巧妙地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两人面容是否真的相似”这个主观问题,转移到了“P图是否属于造假”的程序问题上,他们通过攻击“假发”这一虚构元素,成功将事件引向一场作假风波,却始终回避了对两人五官相似度的正面评论。 在政党攻防之外,这件事在网络舆论场中被赋予了更沉重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不再只是一次网红行为,而是触动了血缘、祖籍与政治忠诚的敏感议题,有激烈的网络言论提出,赖氏宗亲会应当以“数典忘祖”为由,将赖清德“开除宗籍”,这种说法直接把相貌相似与政治立场捆绑。 同时关于当地还存在另一位赖姓“堂弟”也与赖清德酷似的传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基于血缘的身份追问,这张被处理过的照片,至此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用以质问一位台湾政治人物与其大陆祖籍的关系,使得一场相貌争议,最终演变为观察身份认同撕裂的又一个样本。

0 阅读:348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