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男子15年6结6离,5任前妻都成债主”这则新闻,相信你和我的第一反应一样—

屋顶橙子味 2025-11-04 00:11:28

看到“男子15年6结6离,5任前妻都成债主”这则新闻,相信你和我的第一反应一样——既震惊又愤怒。一个39岁的男子,在2009年至2024年的15年间,游走于多位女性之间,先后经历了6次婚姻和6次离婚,最短的一段婚姻关系仅仅维持了一个多月。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除去第一任妻子,后续的五任妻子及其家人,全都在婚姻期间成为了他的“债主”,涉案金额从十几万到六十多万不等,总额超过200万元。 这位被称为“婚恋界拼多多”的“海王”,其手段如出一辙且经过精心设计:他通常会租用豪车、伪造证件(如假的房产证和股权书)来包装自己,打造“完美伴侣”的人设。在交往时,他极其擅长投其所好,针对“70后”到“00后”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特点和需求,变换不同身份进行追求,迅速确立关系并闪婚。然而,一旦结婚,他便开始以各种看似合理的名义,如“项目投资”、“家人重病”等,向女方及其家庭借款,甚至诱骗她们进行网络贷款。为了将债务“合法化”,他还会要求女方写下借条,或者利用离婚协议中的条款来规避责任。最令人不齿的是,在婚姻存续期间,他还同时与多名其他女性保持着亲密关系。这件事听起来是个极端个案,但它折射出的警示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首先,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情感世界里的信任危机。这位男子利用的,正是受害者们对婚姻的真诚向往和对伴侣的信任。他将婚姻这本应是神圣的承诺,异化成了一场场冷血的金钱交易。这种行为不仅让受害者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给她们的心理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其中一位“前妻”甚至至今仍需靠捡废品来偿还当初为他欠下的债务。 其次,这个案例也暴露出我们在婚姻制度和社会防范层面存在的一些漏洞。由于婚姻登记系统尚未实现全国联网,使得这类“婚姻惯犯”能够跨省多次结婚而不易被察觉。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这类以婚姻为诱饵的诈骗行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可能被归为民事纠纷,导致惩处力度不足,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那么,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又该如何重建对亲密关系的信心呢? 1. 保持一份清醒的审视。当一段关系进展得过快,尤其是对方在短期内提出婚姻或涉及大额资金往来时,我们必须要敲响内心的警钟。美好的感情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考验,那些过于完美的“人设”和急不可耐的“承诺”,往往潜藏着风险。 2. 善用可查证的公共资源。在决定与伴侣步入婚姻或发生大额经济往来前,可以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对方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其公司经营状况。对于婚姻状况,在获得对方授权的前提下,也可尝试向民政部门查询。 3. 保留必要的证据。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大额的借款,务必保留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并明确备注款项性质。涉及婚内重大财产时,可考虑通过书面协议明确财产归属,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关系的负责。 这个案例虽然极端,但它提醒我们,法律的完善、社会的监督和个人的警惕,是构筑婚恋安全网的三大支柱。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从此关上信任的心门,但的确需要擦亮眼睛,让真心托付给值得的人。 不知道你身边是否听说过类似的事情?你觉得在面对婚姻和情感时,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防范风险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建议。 (案例来源:央视网)

0 阅读:0
屋顶橙子味

屋顶橙子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