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的事还没降温,法国又跟着搅起了浑水。 马克龙眼看着荷兰用“国家安全”的由头,靠旧法规冻结中资管理权、夺走芯片技术,心里打得算盘噼里啪啦响。也想从中国供应链里啃块肥肉,还把对华施压当成了转移国内矛盾的“救命稻草”,甚至搬出《反胁迫工具法案》这所谓的“核选项”,摆明了要削弱中国的竞争力。 荷兰对于安世半导体的中资股份说冻结就冻结,服务器连夜查封,理由牵强得可笑,本质就是明火执仗抢技术。 这出戏给马克龙打了样,原来抢中国企业的核心资产还能这么干。法国立马跟上,把目标对准了更关键的稀土供应链。 毕竟欧洲新能源转型全靠稀土撑着,永磁电机、电磁材料这些关键部件,90%的精炼产能都在中国手里,等于欧洲的绿色能源革命命脉攥在中国手上。 马克龙心里门儿清,直接硬抢害怕过于明显,就把《反胁迫工具法案》当成了“遮羞布”。这法案去年年底才生效,核心就是“只要觉得被胁迫,就能随便加关税、冻资产、停许可”,被欧洲高层吹成“贸易核选项”。 在布鲁塞尔峰会上,马克龙喊得特别凶,说中国稀土管制让欧洲受不了,再不放行就启动这法案。这话听着硬气,其实满是算计,既想逼中国放开稀土供应,又想趁机抢夺产业链主导权,还能把国内高通胀、能源贵的矛盾转移到外部。 可这“核选项”根本就是纸老虎。欧盟内部先吵成了一锅粥,德国车企怕断供稀土停产,大众、宝马私下急得跳脚。匈牙利靠中国电池厂吃饭,直接反对对抗,希腊的港口也离不开中国设备。 27个国家利益各不同,真要齐心对华施压,没个三五年根本协调不好。而且法国自己的算盘也漏风,嘴上喊着要建本土供应链,和日本合资搞的稀土回收工厂,核心技术靠日本,产能也就够日本20%的需求,成本还比中国高一大截,短期内根本离不开中国技术。 更关键的是,中欧产业链早绑在一起了,真撕破脸欧洲先吃亏。欧盟每年对华出口两千三百亿欧元,高端机械、化工、奢侈品全靠中国市场。要是真启动“核选项”,中国只要合规设限,让药厂批号延后、奢侈品报关抽检,法国香水、德国机器就得堵在港口。 稀土方面更简单,稍微调整配额、市场化提价,欧洲磁材企业每天就得多花几百万欧元成本,电动车、风电价格跟着涨,最后还是欧洲老百姓买单。 安世半导体的例子已经摆在那了:荷兰抢了技术,中国技术团队立马回流,国内半年就能重建生产线,反而让欧洲客户的交期拉长,荷兰本土员工成了最大受害者。 现在中国应对也越来越从容,稀土管制搞“精准打击”,民用合规申请开绿色通道,六成欧盟企业都拿到了许可,既保了自己安全,又没把路堵死。 反观法国,一边派心腹来华“摸底”求合作,一边喊着要启动“核选项”,这种又当又立的样子,根本没人信。 说到底,马克龙的这套操作就是政治秀。供应链的核心是技术和产能,不是靠法案就能抢来的。中国手里有全产业链优势,从采矿到加工的技术、成本控制都是全球顶尖,欧洲想建替代链条最少要七年。 与其抱着“核选项”虚张声势,不如坐下来好好谈。毕竟合作才能共赢,真要砸了饭碗,最后疼的还是自己。


									
									
									
									
									
									
									
								
gxchao1984
安世事件造成的后果,以后中国公司出去,估计都会把根留在国内,避免被掠夺架空
苏宁
必须区别对待,各个击破!匈牙利、西班牙、希腊…等友好国家可以加强合作、礼尚往来,心怀鬼胎、明火执仗抢劫的必须死磕到底,绝不妥协!
小明
资产出海的香蕉人们,瑟瑟发抖
紫冰箱
直接出兵乌克兰,先拿下乌克兰,看看欧洲嘴还多硬[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