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临终安排顾命八大臣,看似有权有势还占理,结果却被慈禧轻松翻盘,这波操作简直

煜文谈娱 2025-11-03 08:55:34

咸丰帝临终安排顾命八大臣,看似有权有势还占理,结果却被慈禧轻松翻盘,这波操作简直是清朝版“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其实不光咸丰,道光的临终安排也够天真,想让老四老六都满意,反倒让两人互相猜忌,还为后续的尊太后、咸丰逃难、奕訢掌权以及辛酉政变、甲申易枢埋下了伏笔。 说到底,八大臣输得一点不冤!首先是致命硬伤:没兵权,自古以来抓政权先抓兵权,他们只有治权没有兵权,热河时期胜保递折子给两宫太后请安,明摆着军头效忠后宫而非前朝;带兵的僧王、醇王,京师的周祖培等人也都不站他们这边,没兵权就是纸老虎。其次是内部涣散,肃顺吃得太多不被其他七位大臣团结,还因为看不起满人、偏爱汉文化却不懂权谋,被满族集团孤立,加上咸丰大概率故意埋下分裂的雷,八大臣内部本就有分歧,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更关键的是咸丰的安排本身就漏洞百出!他不懂“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既没搞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还不让亲兄弟当顾命大臣,给了慈禧钻空子的机会;顾命大臣本就不是摄政大臣,权力远不如摄政,他们只能靠控制小皇帝发号施令,结果还让小皇帝和两太后先跑了,情报和掌控力差到离谱。反观慈禧,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联合小叔子恭亲王奕䜣,内控天子外结权贵,各级官员都知道该怎么站队,而奕䜣本身聪明能干、有政治手腕,十八个顾命大臣也斗不过他一个。 其实这也藏着清朝气数已尽的信号,乾隆之后皇帝质量直线下降,嘉庆本就是乾隆的无奈选择,王朝后期本就负面因素叠加。咸丰威望不足以改变清朝近支宗室执政的传统,太后联合皇叔夺权本就符合主流认知,恭亲王事后主政辅佐幼主,还被视作拨乱反正。辛酉政变说白了就是比谁先回京调兵,八大臣在明、慈禧一群人在暗,反应还慢,输得彻底不意外——要是咸丰回紫禁城再死,或者奕䜣犹豫一下,结局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咸丰这波临终安排算不算清朝灭亡的重要伏笔?你觉得八大臣输得最冤的地方是没兵权,还是内部不团结?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咸丰帝轶事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煜文谈娱

煜文谈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