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平米的厂房,我只出1500万美金。多一分都没有。 这话从曹德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他自己带的团队都吓傻了。 对面可是犹太人啊,人家开价2800万,还只给8万平。自己人私下合计,怎么也得从2500万开始往下谈吧? 老曹这是疯了?哪有这么砍价的,直接照着脚脖子砍啊。 但牛人之所以是牛人,就是他算的账,跟你我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他没扯别的,就给犹太老板算了笔账,一笔对方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的账。 “你这厂子,在我来之前,是什么?” “是个巨大的包袱。” 空置五年,每年上百万美金的税费和维护费,白花花的银子往水里扔。按规定,拆除那些旧设备还得再花上千万。这厂子在你手里多一天,你就多流一天的血。 “我这1500万,不多,但刚好能让你止血。你之前所有投入的成本,平了。你不亏。” 这只是第一层。 最绝的是第二层。 “我来了以后呢?我福耀是什么体量?我一来,几千个就业岗位就解决了,整个地区的经济都盘活了。你手里不是还留着一半的地没卖吗?” “到时候,你猜你那块地值多少钱?你把厂房改成仓库出租,租金能收到手软。” “我不是在杀你的价,我是在帮你把手里的死资产,变成一个会下金蛋的鸡。” …… 犹太老板听完,据说一秒钟都没犹豫,当场拍板:成交。 这事儿牛就牛在,曹德旺根本没把自己当成一个“买家”。 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解局者”。 他一眼就看穿了整件事的要害:那不是一次交易,那是一次解套。他不是在砍价,他是在给对方一个无法拒绝的、共赢的未来。 后来当地政府为了感谢福耀盘活经济,给了3000多万美金的补贴。 里外里算下来,曹德旺几乎是零成本拿下了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 很多人说他“狠”,我倒觉得,这是一种顶级的“善”。 真正的赢,从来不是一个人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