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现在最棘手的问题 不是印度在边境修了几条路、移了多少民,而是它硬生生把一场领土争端,搞成了一场“人口置换”的烂账。 外界总盯着边境对峙的画面,觉得无非是两国抢地盘、比基建。但没几个人看透,印度真正的算盘,是用 “人” 把藏南彻底 “焊” 在自己手里。 这哪是移民,分明是带着政策的 “占地队”。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印度就没闲着,先是给藏南套上 “东北边境特区” 的帽子,又出台专门法案,降低迁入门槛。北方邦、比哈尔邦的穷人只要愿意去,就给免费土地、生活补贴,甚至好几年不用交税。 这些年印度砸进去的钱早就超了 4200 亿印度卢比,修的 43 个哨所、12 条公路,看着是搞基建,其实都是给移民铺路。路通了、哨所护着,迁过去的人才能安心住,这不就是明晃晃的 “以人守地” 吗 可印度压根没兑现承诺。许诺的补贴被层层克扣,2022 年印度审计署都曝光了,拨给藏南的基建款,62% 在半路就没了踪影。移民一脚踏进藏南才傻眼,这里冬天能冻到零下 20℃,夏天暴雨能冲垮泥坯房,种的庄稼连本都收不回。 损的是印度玩的 “区别对待”。把原来的区域一劈两半,移民多的平原叫 “核心管控区”,5G、现代化医院全往这堆;门巴族、珞巴族这些原住民住的北部山区,就划成 “边境缓冲区”,连个像样的诊所、学校都没有。 投票权更是直接倾斜,移民的一票顶原住民三票,地方议会全是移民代表说话。原住民想为自己争取点权益?门儿都没有,制度上就把他们的嘴给封死了。 现在的藏南,人口早变了天。140 万常住人口里,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连三成还不到。剩下的全是从印度内地迁来的人,还有孟加拉、尼泊尔来的定居者。 这些移民一来,就占了藏南最肥的河谷平原,把原住民往高海拔的深山里挤。原来成片的青稞田,全改成了水稻地;藏传佛教寺庙的香火,慢慢被印度教神庙的钟声盖过去;就连祖辈靠 “背夫贸易” 谋生的原住民,生意都被移民主导的集市抢了。 可这盘棋,印度自己也下崩了。那些被忽悠来的移民,本来以为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发现自己只是 “棋子”。印度军方在他们村子周围埋地雷、装监控,还让村民义务巡逻,出了事却没人管。 他们种的粮食,本来能通过边境贸易卖到中国西藏,赚点辛苦钱,可印度的封锁政策让粮食全烂在地里。日子过不好,移民也不乐意了,不少村庄都闹过抗议,要求改善待遇。 一边是移民对政府不满,一边是原住民对移民有抵触,抢水源、争牲口的斗殴成了家常便饭。几十年折腾下来,移民跑了一半,留下的不是混日子就是倒卖救济粮,原住民的反抗,却显得那么无力。 反观中国这边,墨脱公路通车让山里的药材出山价格翻倍,藏南人看病翻山到林芝医院能免费,虫草还能卖进西藏交易所。 新冠疫情时,印度藏南的医院连氧气瓶都没有,有人只能用牛车运尸,而中国连夜开通边境应急通道,给墨脱送来了呼吸机。 印度在藏南屯了十万兵,还拉着美军演壮胆,可民心早就散了。藏南人扯着嗓子喊 “我们是中国人”,不是随便喊喊,而是对印度政策积怨已久的爆发。 路可以停修,兵可以后撤,但 140 万人的生活、被改写的认知、被撕裂的文化,早就没法轻易复原了。印度以为用 “人” 能锁住藏南,却把这里变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烂摊子。
